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當洋人學會中國“潛規則”

http://www.CRNTT.com   2012-02-10 11:13:19  


 
  這場事故的善後,按照中國式“現實的邏輯”推展。在當地政府主導下,喉舌把這次事故按照“潛規則”,將災難描繪成一幅領導帶頭、官兵英勇的感天動地的搶險大勝利。於是,大連的漁民、市民的利益,在輿論累了之後,無人問津,事故成了有頭無尾的新聞。

  這次康菲很快借鑒了這一模式,在未通知訴訟漁民的情況下,由農業部、河北、遼寧兩省政府事實上代替養殖戶與漁民簽署了行政調解書。同樣巧妙地從受損者與公司之間的民事訴訟轉變為官與民之間的關係。如果養殖戶還不滿意,則是對地方政府的賠償金發放過程與處理方式不滿,如此一來,拿出10億元後,康菲可以輕輕鬆鬆地置身事外,隔岸觀火。

  面對媒體,沉默是金,時間會讓新聞消失

  渤海蓬萊溢油事故發生之後,美國康菲石油保持了沉默,這與墨西哥灣漏油事故之後,BP公司在美國遭到了全方位的狂轟濫炸的問責完全不同。作為美國企業,康菲應該不會不知道出現這樣的事故該如何面對,但是它畢竟在和中海油一起做事,它懂得在金錢面前,在美國越積極擔責損失越少,而在中國越沉默風險越小。中國之前太多消失的新聞告訴它,等輿論風暴過去,依然是晴天。

  儘管,經過馬拉松式的談判和各方力量的博弈,康菲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但它也只是公關了中國的農業部而已,事故最核心的主角深受污染之害的漁民,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面對媒體對賠償程序上的疑問,康菲太極玩得非常巧妙:我們已經拿出了10個億,你們還想怎樣啊。如果你們要快點獲得賠償去找農業部啊,如果漁民不接受農業部的方案,完全有權利通過法律途徑繼續索賠。

  好了,深諳市場、法治之道的美國洋公司康菲,在中國深耕多年之後,已徹底“入鄉隨俗”,懂得在中國做事,最重要的是與政府部門合作。至於普通公眾,相關政府部門自會幫其“搞定”。

  ∴ 政府主導的特色的市場經濟,深諳市場、法治之道的洋企業在摸打滾爬了多年後,終於知道了“特色”的含義,也明白了中國為何強調本土化甚於全球化的意義,了解了“潛規則”,就能減少損失發大財。

  ■ 洋人入鄉隨俗,中國人高興不起來

  “傻老外”變精明,開放紅利減少

  當初外企進入中國的時候,嚴格按照它們國家的企業和勞資運營模式,不僅給那些進入外企的中國幸運兒帶來了豐厚的薪資,也給他們提供了絕佳的工作環境和培養機會,甚至成為中國企業努力的標杆,影響了中國市場和勞資法律的改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