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巴沙爾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2-02-12 10:09:22  


 
阿拉伯革命在叙利亞結束 

  南都:在整個阿拉伯革命中,土耳其一直很活躍,這次要巴沙爾下台亦如此,為何? 

  馬曉霖:土耳其的角色很有意思。它是突厥人,現在經濟形勢不錯,想做一方地區霸主,也想重建奧斯曼帝國的輝煌,但不可能。去年它一度很風光,介入阿拉伯世界的亂局,很受歡迎,但新上台的伊斯蘭政權穆斯林兄弟會不理它。它想在中東發揮作用,我認為目的還是敲歐盟的門。突厥人骨子裡看不起中東,還是想把自己當歐洲人。現在加入不了歐盟,就掉頭向東,在中東做老大,但猶太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不買賬,都不可能讓其做老大,有時當做工具用一用是可以的,但是煩它的。 

  加沙戰爭它與以色列鬧掰。伊核危機,它幫伊朗搭梯子,轉移核廢料,把美國得罪。阿拉伯革命開始,它最初還是獨立的,但很快跳到反對派一邊,甚至在叙利亞危機上,馬上就要第一個干預,後來看各方都不買賬,就消停了。北約要真的出兵叙利亞,土耳其要不要出兵,出兵是傻子。但很多反對派是土耳其扶持的,迫於阿盟的壓力,它可能會出兵。土耳其的角色就是如此微妙,不走顯示不出其作用,但走對其自身是種傷害,這是由土耳其的地緣位置決定的尷尬。土耳其的未來位置在何方,應該是“不東不西”,“不南不北”,在這個地區做獨立的一極,像印度一樣,做一個地區大國是最好的,它在琢磨摸索中可能會做此定位。它既是東方的邊界,也是西方的邊界,兩邊可以取利。

  南都:巴沙爾倒台意味著什麼?它對整個的中東北非局勢會產生何種影響? 

  馬曉霖:叙利亞是2011年阿拉伯革命的最後一張多米諾骨牌,它的地理位置獨特,既是阿拉伯世界的邊緣,也是歐洲的邊緣,這個地方是受溫和力量還是受像伊朗這種激進力量的控制,是被阿拉伯人控制還是被波斯人控制,是被支持和平進程的人還是反對和平進程的人控制,對各方都是重要的問題。叙利亞問題解決後,阿拉伯世界這場以共和制國家為主體的民主民生變革應該說有望暫告休止。因為主導中後期進程的阿盟、美國、西方國家都不希望阿拉伯再繼續亂下去,革命到此基本上可以畫上一個句號。發生政權變更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也門、叙利亞等國,內部各種力量通過大選方式,通過西方式民主議會道路來進行新的力量博弈和利益分割。 

  去年發生的阿拉伯革命,深層根源還在於阿拉伯世界自身的問題。除了經濟危機引爆外,它們自身的經濟弊端,窮人憤怒,中產階級不滿,老人政治是主因。總體看是一場基於民生、而非民主,源自內力、而非外力的阿拉伯民主變革。 

  以海灣合作委員會為代表的君主國,有多年積累的石油資源,他們在民生、基礎建設方面都比較好。百姓的不滿不會像突尼斯、埃及等國那麼強烈。另一方面,這些王國的國家形成史就是一個家族傳承史,所以他們的政權有某種天然的合法性。應對危機時,君主國們很快“抱團取暖”,快速介入利比亞危機,要求安理會干預,建立禁飛區,把矛盾焦點從西亞轉移到北非;從政治上,回應阿拉伯民眾變革和反專制的訴求,並在民主自由、人權保護方面跟西方步調一致,特別是能給法國這種想重新在中東有所作為的國家一種協助,從而獲得西方支持。海灣六國準備吸納約旦、摩洛哥兩個王國,形成一個“八王集團”。 

  叙利亞問題解決後,阿拉伯變成一個大板塊,地緣政治、民族矛盾和歷史恩怨將取代內部的宗派鬥爭而成主要問題。巴以接下來會談判,現在勢頭很好,哈馬斯與叙利亞斷了關係,加入巴解組織,回歸主流派,主和的阿巴斯當總理。隨著叙利亞的倒台,黎巴嫩的真主黨也完全被切割了。大方向轉向收拾伊朗了,轉向了波斯灣,圍繞伊朗核危機,圍繞伊朗和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和美國的歷史矛盾,究竟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這是最大的問號。 

  來源:2012年02月12日08:00南方網

  南都評論記者:陳建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