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北大和耶魯的宣傳片差別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2-02-15 12:13:41  


 
北大賣老 耶魯賣萌

  2012年02月15日04:27 來源:廣州日報 劉洪波,知名雜文家。

  看了兩個大學宣傳片,一個是北大,一個是耶魯。兩個都是名校,北大1898年創立,耶魯1701年建校。觀感是,一百年名校賣老,三百年名校賣萌。一個慢到讓人要睡過去,一個鬧到讓人要跳起來。一個不說一句話,一個從頭唱到尾。一個像風光賞鑒,一個像動漫快放。一個要顯示“看我多穩沉”,一個要展現“看我多青春”。一個要令人起敬起畏,一個要表示可近可親。確實是兩種決然不同的風格,各有各的在意之處。

  北大在意的是什麼呢?到處是歷史,日月相繼,薪火相傳,殿堂神聖,使命沉重。耶魯在意的,是青春活力,家一般的氛圍,助成任何一種興趣的實現,未來成功人士的集合場所。北大是要把人鎮住的,耶魯是要把人吸住的。北大是要你敬仰的,耶魯是要你融入的。北大擺起一副有腔調的樣子,喚起你正襟危坐的姿勢;耶魯做出一派游樂場模樣,勾起你加入遊戲的欲望。這是兩個學校的區別呢,還是中美兩種文化的差異呢?

  如果沒有比較,人們可能還會覺得北大宣傳片拍得精致、講究、用心良苦,十幾分鐘的慢鏡頭,別有意味,而且不著一言,渲染了寧靜、沉重、神聖、厚實的氣息。這也未始不是一種風格吧。然而,因為有所比較,不說哪個更好吧,哪個氛圍更加令人著迷?我們當然不可以排除,這個世界確有人喜歡那種比門神還要莊嚴肅穆的氛圍,對一本正經情有獨鐘,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恐怕還是更能被新鮮生動的氛圍所吸引。

  在北大宣傳片中,我讀出一副不苟言笑的官式臉孔,它用泥塑般的面目,告訴你意義重大,它整個地把自己拿住了,擺的POSE是:“這可是北大啊,大學的首牌,中國的象徵”。同時,它還在片子中強調北大作為一個靜物的存在,對那裡的一切配得起沐浴焚香齋戒三日才得以仰視的對待。片子裡沒有看到兼容並包,只看到遲滯凝重;沒有看到新鮮與創造,只看到老舊和傳續。甚至,在裡面也基本上看不到人,卻奇怪地反覆擺弄“游園驚夢”的元素。看了片子,人們大概確實可以“驚夢”,北大不再是新鮮創造的所在,而只要抱住碑一樣重的歷史就好了,而且最好是自己能夠活成一塊碑,就能夠在宣傳片中以碑入鏡。

  有人說,耶魯是招生宣傳片,北大的不是招生用的。這似乎是說北大如果拍招生宣傳片必不如此裝腔作勢地造“意境”。不過,以北大校長指責美國教育失敗來看,北大耶魯的宣傳片決然不同,也算是精神氣質所決定吧。這裡面主要的區別是,耶魯有著懷抱未來的人,而北大有的是需要人去敬畏的過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