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盧旺達 從大屠殺到“非洲楷模”

http://www.CRNTT.com   2012-02-17 11:13:03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訊/恐怕沒有第二個國家曾舉國陷入過如盧旺達1994年大屠殺那樣的滅頂之災。然而18年過去了,盧旺達竟一變而成“非洲楷模”、“非洲女性天堂”,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則被預言將成為“非洲的新加坡”。非洲問題專家陶短房今撰文《盧旺達 從大屠殺到“非洲楷模”》:

  一位曾在盧旺達當了好幾年外交官的大學同窗曾對我感慨,她對盧旺達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那裡有黑非洲最優美的法語口音和最勤勉的勞動者,那個國家的幅員是如此的狹小,人口卻又是如此的稠密,在礦藏豐富的非洲大地,它是為數不多的貧礦國家,而即便整個非洲在戰後一直多災多難,動蕩不安,但恐怕沒有第二個國家曾舉國陷入過如1994年大屠殺那樣的滅頂之災。

  18年過去了,今年2月7日,盧旺達總統卡加梅稱,該國在脫貧方面取得長足進步,2006年貧困率高達57%,2011年則降至45%,有百萬人脫貧。教育普及程度進步幅度更大,2006-2011年,盧旺達小學男生入學率從59%提高到79%,小學女生入學率從58%提升至82%,而中學入學率同比則翻了一番。在一份官方聲明中,盧旺達財政部長自豪地宣稱,即使是對祖國前途充滿憧憬的盧旺達人,也很少有人能預測到“國家從普遍赤貧狀態中脫貧致富的速度”。農業及動物資源部長則稱,盧旺達2011年糧食產量“倍增”,預計節餘30萬噸玉米、20萬噸豆類,這在饑饉遍地的黑非洲簡直是個異數。

  盧旺達的經濟增長一直被IMF和世界銀行所稱道。據IMF的數據,自2003年起,該國GDP增速一直穩定在6%以上,近兩年則出現了“井噴”現象:2010年GDP增速為7.5%,2011年可能達到8.8%。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