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內部環境變遷及其對外交的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2-02-21 09:21:18  


 
  第三是“外交思維和行為的美國化”。外交思維的美國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可避免的。美國是當今世界的霸權,向美國學習已經成為中國社會很多人的共識。儘管中國有很多人不喜歡美國,但他們向往的則是中國變成美國。實際上,“向強權學習”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所形成的一種心態和共識,因為長時間受強權欺負,人們便想通過學習強權,來應付強權。這種心態不難理解。不過,從清末和“五四”以來的幾代人,他們一方面主張學習西方,同時也懂得中國自己的傳統,包括蔣介石和毛澤東都是如此。他們中間,對很多人來說,學習西方只具有工具性意義,也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現在則不同。中國傳統精神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體”、“用”概念已經不再存在,很多人根本就分不清楚什麼是“體”,什麼是“用”了。對他們來說,學強權的目的就是把自己變成強權,並且也象強權那樣來作為。

  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心態更加變本加厲。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留學潮”。人們在美國和西方接受教育,也簡單地接受了美國和西方的一切,包括它們的理論和概念。在國際關係和外交上,今天中國所出現的大量的理論,都是從美國進口的,也有少量從歐洲進口。大多數人接受了這些外來的國際關係和外交理論,一些人甚至把它們當成真理,來評判一切。當然,也有人意識到美國理論和概念的不足,想回歸傳統,但大多數人也是用西方的理論和概念,對中國的傳統再作一遍解釋罷了。沒有人可以宣稱,今天中國已經有了自己的國際關係理論和概念。

沒有與美國區別開來

  這種思維狀態的實際行為及其結果如何呢?中國自己可能感覺不到,但對中國周邊的小國或者其他國家來說,中國和美國並沒有兩樣,同樣在追求霸權地位和霸權利益。很多年裡,針對各種“中國威脅論”,中國一直在提倡“和平崛起”或者“和平發展”的理念。同時,中國也努力批評“國強必霸”的概念,主觀上力圖把自己和美國區分開來,塑造著中國是另一類大國的形象。不過,這樣的努力並沒有產生積極的實際效果。因為在中國的實際行為中,人們往往看到了中國外交中的“美國精神”。在現實面,無論是國際社會還是中國自身,很多人一直相信,總有一天中國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強權。“取代美國”成為很多中國人的夢想;當然,對美國來說,這種結局必然是惡夢。

  這有兩方面的影響。首先是中美關係。中國要“取代”美國霸權,而美國要避免“被取代”,這似乎正在逐漸成為了中美兩國互動的主軸。其次,對小國的影響也異常深刻。小國家並沒有多大的選擇,他們只能在大國之間進行選擇。如果中國和美國同樣是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的大國,那麼很多小國,尤其是中國周邊的小國,自然就選擇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