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十三釵》與《一次別離》的距離

http://www.CRNTT.com   2012-02-28 12:12:03  


 
  在這次奧斯卡金像獎評獎期間,因為中國官方推薦張藝謀執導的《金陵十三釵》(以下簡稱《金》),伊朗官方推薦《別離》分別作為各國電影角逐最佳外語片獎,因此,我特別關注這兩部電影。在尚未觀看這兩部電影之前,我了解到北美批評家對它們的評論。基於我對張藝謀電影的既往認知,我預期《金》不會在北美獲得青睞,也不看好《別離》角逐金像獎的前景。因為眾所周知,美國文化與伊朗文化差異之大,可以說是有難以彌合的鴻溝,更何況伊朗是當今世界電影審查最嚴格的國家之一,被伊朗官方推薦的《別離》,如何能夠在美國批評家的眼中獲得認可、贊許呢?

  然而,令我吃驚的是,美國批評家抨擊《金》是借日本人施行的南京大屠殺的人性災難背景,販賣低俗浪漫,是大雜燴式的肥皂劇;而《別離》卻獲得這些挑剔的批評家們的交口稱讚,認為該片在一個簡單的劇情中深刻、細致地揭示了既具有伊朗特殊性,又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當代生活的內在矛盾和心理困境——它讓每個觀眾被劇中人素樸的生活細節感動的同時,反觀自己的內心,與劇中人一切糾結和思考。《別離》是一部非常簡單卻令人難以拋舍的電影。

  在觀看了《金》和《別離》之後,我非常認同美國批評家對兩片的評論。在投資9600萬美元的《金》中,張藝謀顯然延續著他從《英雄》以來的“張氏大片”導演追求,把功夫幾乎完全用在畫面音響的絕奇華艶上,而結果是不僅把“史詩電影”完全模糊稀釋了基本的歷史感和人性關懷,而且以“一切都向好萊塢看齊”的指導方針,極盡可能雜糅好萊塢大片的舊技陳法。看《金》,你幾乎看不到一個藝術家對所表現歷史和人物的感情,你只能看到一個偏執地追求和炫耀“影技”的“電影人”。

  而《別離》卻展示了導演阿斯加爾.法爾哈迪對於當下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素樸而真摯的關注,他不是作為一個外在的“有技術”的導演,而是作為一個生活者與劇中人平等地生活著、糾結著、追問著。在影片展開的丈夫內達和妻子西敏關於是否移民外國的矛盾引發的離婚爭執中,進入內達家中幫傭的貧民女傭拉齊耶和丈夫胡加的生活也捲入劇情中,一個看似簡單的家庭矛盾,卻因為拉齊耶在與內達的聘傭爭執中意外流產,成為兩個家庭之間複雜的糾葛。在這兩對夫婦的糾葛中,他們各自的年幼女兒的眼睛驚恐不解地注視著他們。在簡約之極的場景中,庸常的生活糾葛卻在展示著令人震撼的情感困境——人人內心都難以逃離的情感困境,顯然,《別離》的導演把觀眾帶入了一個超越於伊朗一個普遍現代人的情感生活核心。

  《別離》被國際電影批評家定義為“新現實主義電影”。我認為,對於如《金陵十三釵》一樣標舉“一切都向好萊塢看齊”的“全球化”旗幟的中國電影,《別離》給我們兩點重要的啟示:其一,中國電影的發展,需要的是立足於本土的國際化視野,而不是盲目模仿的“全球化”技術;其二,在這個高技術化的時代,堅持現實主義精神,即真誠關注社會人生,是電影生命的根本之源——“新現實主義”的宗旨,就是要面對當下生活,從日常生活的你我他去追問人生的理想之路。它對於未來電影,不僅是一個流派,而且是電影創作的主流精神。

  如果中國電影家能夠從目前以投資昂貴為“大”、以包攬國際明星為“強”的誤區中走出來,能夠以深刻的誠意進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當代中國生活的感受和追問,中國電影的未來必然別有洞天。

  來源:2012年02月28日08:44東方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