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進黨“形象工程”失敗

http://www.CRNTT.com   2012-03-01 09:09:20  


民進黨連敗兩次的癥結並非在於選什麼人當領頭羊,而是在於路線正確與否。
  中評社北京3月1日訊/四年前,蔡英文如救星般空降士氣低迷的民進黨,憑“知識女性”、“非典型民進黨政客”等形象博得島內不少民眾的青睞,但四年後卻未能引領民進黨走向勝利大道。蔡英文為何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到底何方神聖才能打救民進黨?朱穗怡今撰文《民進黨“形象工程”失敗》評論如下: 
 
  “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按民進黨慣例,連續擔任兩屆黨主席者不得再連任,因此,現任黨主席蔡英文原本預定今年五月卸任,但因在大選中落敗而主動宣布請辭,離任日期提早了三個月,將於今天離開坐了將近四年的黨魁寶座。回想起二零零八年五月,她如救星般空降士氣低迷的民進黨,只可惜四年後未能引領民進黨走向勝利大道。人們不禁思緒萬千,蔡英文一度憑“知識女性”、“非典型民進黨政客”等形象博得島內不少民眾的青睞,但為何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到底何方神聖才能打救民進黨?

  蔡英文是民進黨的一個“異數”。在人們的印象中,早年沒有政治資源的民進黨人靠街頭運動起家,並在與執政黨國民黨的政治鬥爭中日益壯大,遊行示威不過是家常便飯,判刑坐牢被當作人生磨煉,因而行事作風較為強悍粗野,政治性格較為好勇鬥狠。但蔡英文出身富裕家庭,畢業於英美名校,說得一口流利英語,舉手投足充滿學者味道。如此一位女學者竟當上了一群政壇老手的首領,就像“小龍女投身草莽綠林”,讓人覺得格格不入。其實,當時民進黨高層願意接受蔡英文這個晚輩騎在他們頭上,除了欣賞其“清新形象”,平衡派系鬥爭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蔡英文黨齡短,過往從未涉及黨務,不要說有自己的人馬,根本就是“手無寸鐵”。雖然因此成為當時黨內的最大公約數,但卻束縛了其改革民進黨的力度與深度。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