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月刊:地緣經濟新時代 台脫胎換骨

http://www.CRNTT.com   2012-03-10 10:13:10  


 
  應該說,台灣選民的表現,是當今國際潮流和大趨勢的映照。新世紀最重要、最明顯的特徵,是經濟的全球化。全球化的浪潮席捲世界,地緣經濟學說異軍突起,超越地緣政治,成為21世紀區別於20世紀的重要標誌。在地緣經濟時代,地域關係中經濟安全、經濟利益躍身首位,經濟關係則表現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集團化,聯合與合作是地緣經濟模式的核心內涵;取代了以往以政治關係和軍事同盟為首要考量、以冷戰與對抗為主要內容的地緣政治模式。兩岸密切的地理位置和人文關係,本應是台灣順理成章進入地緣經濟時代的最佳選擇。可惜由於李扁時期的政治選擇逆歷史潮流而行,其結果是台灣經濟自九十年代以來一路下滑,逐漸衰落。

  而馬英九選擇了歷史的正確方向,開啟了兩岸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時代。以ECFA為標誌,作為連接兩岸的經濟紐帶,使台灣擺脫了自戰後回歸以來持續了六十餘年的傳統地緣政治模式。從對抗轉向合作,從競爭轉向互補,台灣的地緣經濟時代正式啟動,這是台灣發展史和兩岸關係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重大戰略轉型,也是台灣順應時代潮流和國際大趨勢的正確選擇。

  全球化時代,危機也快速向全球擴散。無論是前兩年的美國金融危機,還是正在發生、方興未艾的歐債危機,都嚴重地影響和危及了全球的經濟秩序,使高度外向型的台灣經濟備受困擾。當此之時,選擇“財經內閣”,無疑是一個十分明智的決定。但僅此是遠遠不夠的,台灣地小,總體人口少,缺乏足夠的內需市場和經濟縱深,靠單打獨鬥來抗禦全球性危機,顯然是不行的。唯一的解決之道是深入貫徹地緣經濟的理念和思路,緊密依靠兩岸經濟合作,形成兩岸共同體,深化和平發展,蘊積地緣經濟時代的厚勢,如此,台灣才能真正脫胎換骨。而兩岸關係也將在地緣經濟時代開啟全新的一頁:由於兩岸的經濟紐帶牢不可破,相互依存,誰要想割裂這條紐帶,誰就觸動了民眾的乳酪,必然遭到唾棄。台灣今次的選舉,就是一個徵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