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戰略調整 中美貿易博弈漸升級

http://www.CRNTT.com   2012-03-27 08:01:22  


貿易博弈,中國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訊/(評論員 張茉楠)中美之間貿易爭端處在高發期,又恰逢2012美國總統大選,中美貿易爭端頻繁不可避免,但值得我們關注的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出現了向新能源、新產業等領域進一步蔓延升級的態勢,其背後更折射出美國“再工業化”戰略調整下中美產業衝突的常態化格局。 

  拉鋸了近半年時間的中美光伏“雙反”博弈標誌著中美在新能源領域的鏖戰剛剛開始。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儘管美國進口需求很強勁,但中國企業在美銷售的光伏產品價格,一年內下降了40%,美國多家光伏企業遭遇銷售下滑的重創接連倒閉,並驚動了美國政商兩界。Solarworld等美國7家光伏生產商聯名上書,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及美國商務部制裁中國光伏企業的“傾銷”行為,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主席亨利則表示,“美國正面臨失去清潔能源領導地位的危險”。 

  美國上訴光伏企業在破產聲明中,都將公司崩潰歸咎於全球需求下降及競爭過於激烈,特別是來自中國同行的競爭。美國光伏企業被中國光伏企業打敗了,這讓一直將清潔能源技術作為重振美國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並通過投資稅收減免、貸款擔保、出口補助金等一系列措施為光伏產業提供支持的奧巴馬著實十分懊惱,要知道,新能源產業可是奧巴馬推行“再工業化”經濟戰略的重心所在。 
 
  “再工業化”並非一個新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阿爾泰•埃茲厄尼提出。詹姆斯•米勒在回顧美國產業演進和1973年產業衰退的基礎上,指出,“再工業化”作為一種積極的產業政策選擇,是通過市場機制來推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以提升美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20世紀80年代,鑒於日美製造業的競爭格局逆轉,美國里根政府提出了恢復製造業地位的主張。羅伊•羅斯維爾和威特•傑格維爾德把“再工業化”定義為產業結構的轉型,主要是加速固定資產更新換代,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