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陳季冰:香港特首選舉之後

http://www.CRNTT.com   2012-03-31 09:29:14  


 
  去年9月19日,《明報》以頭版報道唐英年的前政務助理袁莎妮擔任香港總商會新總裁沒有按慣例公開招聘,惹來一片婚外情質疑。迫於媒體的追問,唐英年稍後公開承認自己的私生活“有缺失”。今年2月中旬,就在唐英年正式遞交參選特首提名表格前夕,多家媒體報道了他家地下室2000多平方英尺“違章建築”一事。據說,裡面有一個大酒窖、多功能影院,甚至還有一個日式浴池,其面積比土地匱乏的香港90%的公寓都要大。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唐英年對上等葡萄酒的喜好和他的大批藏酒,他在擔任財政司司長期間取消了香港的葡萄酒稅。

  頻繁曝光的醜聞不僅使唐英年原本就一直落後於梁振英的民意支持度進一步一落千丈,更使2012年的香港特首選舉在體制未變的情況下第一次出現了白熱化競爭,它的情節發展意外地脫離了平淡無奇的常規劇本。

  一個最突出的變化是:民意開始真正在只有1200個人有投票權的間接選舉中發揮重要作用。有人因此指出,作為現有制度下最後一屆特首選舉,2012年的“不一樣過程”,將成為五年後香港特首普選的預演。根據此前通過的法律,全國人大已賦予香港特別行政區從2017年開始通過普選產生特首的權利。但由於至今尚未就此誕生過任何一份清晰的路線圖,它遭到了不少香港市民的懷疑。

  實際上,早在2011年7月中旬,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已明確指出:“香港已進入新的選舉階段。”他提出了參選特首必備的三項主要條件:第一要愛國愛港;第二要有高的管治能力;第三要有比較高的社會認受度。“管治能力與民意基礎”被提升到與“愛國愛港”同等重要的高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亦在今年人代會閉幕式的記者會上說:“香港一定能夠選出一個為多數港人所擁護的特首。”這也凸顯出中央對特首民意基礎的重視。

  另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變化是:親北京的所謂“建制派”不再是鐵板一塊,很可能因為本次選舉中唐英年與梁振英之間不留餘地的相互抹黑而分裂。

  事實上,由於競爭激烈且兩位候選人均不擁有壓倒性優勢,以往西方民主國家政客選舉時屢見不鮮的“抹黑文化”也首次明白無誤地出現在今年的香港特首選戰中。唐英年一方的醜聞纏身自不待言,梁振英一方遭遇的誠信危機也不小。香港《東周刊》報道,梁振英於2001年擔任“西九概念規劃比賽”的評審時,與其中一家參賽公司有關聯,被官員發現,認為有利益衝突之嫌,梁振英被暫停最後的評審工作,但仍掛名擔任“評審”。梁振英則回應,自己在事件中沒有牽涉利益,但無交代是否被暫停評審工作。在3月16日的候選人電視辯論中,梁振英被唐英年指控堅持硬推《基本法》23條立法。唐英年更指斥,梁振英當時在政府一次高層會議上,曾說過香港始終有一次須出動防暴隊和催淚彈來對付示威者,梁振英當場否認。唐英年還指責梁振英曾提出縮短香港商業電台牌照年期,涉嫌干涉言論自由。到選戰末期,唐英年甚至利用他剛剛注册的新浪微博攻擊競選對手“政綱前後不一”……這種面向大陸的公開的競選造勢著實讓內地的微博用戶興奮了一回。

  唐梁兩人相繼被曝出多宗醜聞後,全社會為之震驚。香港的政治觀察家指出,這麼多年來,香港精英階層從未出現過這種詆毀個人的政治競爭,它破壞了香港政治的“潛規則”。香港民建聯人士坦言“親眼見證了這次建制陣營撕裂的程度”。有人分析指出,梁振英當選後,支持唐英年的一方也許會對下一屆特區政府採取不合作態度,建制派內部鬥爭會加劇,可能影響未來特區政府的管治效率。由於此次鋪天蓋地的黑材料,“新政府需要較長的時間建立威信”。而不同利益團體也需要時間,妥協重組成為一個新的利益聯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