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評論月刊社論:民進黨沉屙還需猛藥

http://www.CRNTT.com   2012-04-16 00:39:50  


民進黨姍姍來遲的“敗選報告”,對敗選本質並未真實面對。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社論指出,台灣大選過後,島內外各界都期待民進黨能夠深切檢討敗選緣由,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以痛下猛藥,醫病治患,讓民進黨能夠浴火重生,重新取得人民的信任。二月下旬,這份姍姍來遲的“敗選報告”終於出台,島內輿論的評價是:“一如既往,蔡英文仍然維持‘空心蔡’風格,除了華麗詞藻以外,對敗選本質並未真實面對,而是用‘繞口令’打圈圈”。這種不敢面對現實,迴避問題核心的說詞,自然引發外界強烈的抨擊,認為民進黨根本沒有反省的誠意和檢討的決心。民進黨內人士也普遍表達了不滿,“有寫不如沒寫”;呂秀蓮更直言,整個報告“看起來好像都在檢討國民黨”。看在支持者眼裡,更是痛心,一位長期研究民進黨的學者投書媒體,發出“民進黨的表現真的很令人失望。是否該繼續研究民進黨呢?”的嘆息。

  素來敢打敢拼,言行不忌,即使對黨內同志也毫不留情、大刀闊斧狠批的民進黨,在今次選舉過後好像全黨都泄了氣,與以往幾次大選後黨內認真反省、嚴肅檢討大相徑庭,批評聲寥寥,幾近偃旗息鼓。對此,關心島內政治發展的人們不禁要問:民進黨怎麼了?究竟患上甚麼病?

  社論認為,從症狀上看,民進黨有如下幾個表象:

  其一,曰思想僵化。民進黨成立以來,一直是以創新思維和大膽提出突破性議題,來主導台灣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民主化及自由化過程;在打破傳統國民黨長期威權獨裁統治、使台灣步上民主政治軌道上,民進黨無疑起到了關鍵而正面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民進黨才能在短短十餘年內迅速崛起。雖然台獨綱領是民進黨創立時的基本主張,但為了取得廣大台灣民眾的信任,贏得執政權,民進黨不惜在1999年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以柔性訴求取代強硬的台獨綱領,從而在新世紀之初一舉奪得執政權。然而,取得政權後的民進黨反而陷入台獨“一邊一國”的窠臼中,思想僵化,思維固化,以對抗的鬥爭性思維主導一切內外政策,最後落得個分崩離析、遭遇島內外主流社會唾棄而退出執政舞台的下場。下台後的民進黨儘管已經意識到台獨綱領的危害,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擺脫台獨的糾纏,更不敢放棄這張“神主牌”;導致其遲遲無法推出適應兩岸和平發展新形勢的政策論述,只能採取“模糊戰略”,妄想以虛無的“台灣意識”來對抗“九二共識”,最後以失敗告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