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毛澤東秘書田家英,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

http://www.CRNTT.com   2012-04-21 09:17:45  


 
  所謂“中共中央檔案局檔案”聲稱是汪東興的筆錄,其中寫道:“我接主席指示,要我到田家英寓所能否跟田談一下,不要走到反的一方,不能自拔。5月23日上午10時,我和內衛到永福堂田家英寓所,向田傳達了主席的關懷,問他有什麼想法……當時氣氛激烈,內衛朱國華失控,朝田家英開了一槍。我即招呼警衛上前一看,田家英已死,隨即向主席、總理作了報告……”

  所謂“中共中央組織部檔案”稱:“田家英接到中央要來人和他作最後一次挽救性談話的電話後,約一小時在寓所永福堂,用五四型手槍開槍自殺的。槍聲驚動了警衛。汪東興接獲警衛報告後,和內衛朱國華趕到現場,證實田家英已死。”

  所謂“中辦檔案”的記載更離奇:“華國鋒就有關檔案失落事件,在1978年7月,曾二次追問過汪東興。汪東興說:田家英當時從身上拔出手槍時,我暗示內衛下手的,否則我可能早已死了,今天你恐怕也不會在主席的位子上。(毛)主席是知道整個過程的……”

  幾件檔案,幾種說法:田家英死於用手槍自殺、內衛失控誤殺、汪東興下令射殺,唯在田家英因槍擊而死這一點上都是一致的,而且“槍聲驚動了警衛”。有知情者描述,乾隆禦筆“永福堂”,地處中南海的核心部位,幾十步外就是西樓辦公區,永福堂的西門就斜對著西樓辦公區東入口的高台階,這裡就有一個哨位;而且,與永福堂相鄰不遠就是陸定一、胡喬木、董必武等人居住的院子。如果永福堂內真有一聲槍響,必然驚動這些地方,那麼田家英之死馬上就將不是秘密,而且所有對這一事件的處理結果將完全是另外一種樣子。據當時到達現場的目擊者後來證實,田家英身上既無槍傷,也沒有發現任何血跡,中辦更不存在一個叫朱國華的內衛。因此可以肯定,那天上午,中南海永福堂內沒有“槍聲”。

  “檔案”都指向一個關鍵人物汪東興。如果是汪東興“暗示內衛下手”,則汪無疑成為殺人凶犯主謀,可至今尚未聽說追究他的刑事責任;況且以汪東興的政治閱歷,他能做出這樣的事嗎?而事實上,汪東興那天上午並沒有到過出事現場。據查,1966年5月23日上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決定:(一)停止彭真同志、羅瑞卿同志、陸定一同志中央書記處書記職務,楊尚昆同志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職務,以後提請中央全會追認和決定。(二)撤消彭真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和市長、陸定一中央宣傳部部長職務,決定成立審查組,審查問題。(三)決定葉劍英同志任中央軍委秘書長。出席此次會議的有在京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和直屬機關、各部委負責人。當時在人民大會堂的警衛和服務人員證實: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一早就在中央開會的現場,一上午都沒有離開。汪東興難道有分身術,可以在同一個時間裡出現在兩個距離七八公里的空間?“秘密檔案”製造者的傑作,只需“沒有作案時間”這一條簡單的偵查法則,就可以完全否定。

  可是,後來情況表明,那時的確有人到過中南海永福堂,且不止一人……

  田家英一案之所以顯得撲朔迷離,首先在於境外別有用心的人妖言惑眾,造出一個另類版本,掩蓋了事實真相;其次是關涉部門和個人,沒有對這種杜撰行為作出任何回應,這就難免不讓人相信,以致謬種流傳;還有一個原因——據當年曾親自參與處理這一案件的戚本禹分析:國內有幾個亦應為此案負歷史責任的人,卻為掩飾與其個人品質有關的某些東西,不斷在胡編亂造。他們出於個人目的,一會兒把田家英描繪成“魔鬼”,一會兒又將他說成“聖人”。其實“田家英不是魔鬼,也不是聖人,他是個實實在在的人”。
 
“篡改主席指示”

  田家英本名曾正昌,1922年1月4日出生於四川成都。他3歲喪父,12歲喪母,以“走遍天下路,讀盡世上書”為座右銘刻苦學習,很早就向報刊投稿,發表詩歌、散文和評論,“田家英”成了他的筆名。他在報紙上曾與一姓劉的教授論戰並大獲全勝,令川中人刮目相看,被稱為有“過目不忘”之才的“神童”。1937年,田家英因參加抗日活動被學校開除,在地下黨安排下奔赴延安,進陝北公學學習,第二年畢業留校成為最年輕的近代史教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田家英最初引起毛澤東注意,是他在1942年1月8日《解放日報》上發表的雜文《從侯方域說起》,談的是明末清初文人侯方域抨擊閹黨、針砭時弊的鬥爭精神。毛澤東從這篇文風老辣的文章中,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史功底和敏銳的思想,就向人了解田家英的情況。1946年,毛岸英從蘇聯回國時,中文基礎較差,毛澤東便讓與自己長子同歲的田家英,在工作之餘來當兒子的文史教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