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清華博士王進文扳倒省政府徵地決議

http://www.CRNTT.com   2012-04-25 14:12:03  


 
  宅基地上高樓矗立

  溫情老屋只存於個人記憶

  兩年前的一個深夜,推土機轟鳴中,王進文的老屋變成了200米長的垃圾帶。

  “我家的房子當初建得很堅固,完全可以繼續使用五十年,除地震情況外不會無故坍塌,而且今年春天已經有六雙燕子做窩,充滿生機,養有兩只狗,一大一小,很可愛。”在致濰坊市長的公開信裡,王進文對自己的家充滿溫情。 

  魯政土字【2010】522號批覆所徵收的23.8214公頃土地已被高大的廣告牌圍了起來,包括王進文住了二十年的家。廣告牌顯示,這裡將建成一座名為“上城國際”的小區,開發商為濰坊翔凱置業。 

  上城國際的推介文案稱,該項目總投資28億,占地約540畝,由花園洋房、酒店式公寓、大型超市、風情商業街及高層住宅組成,配套有幼兒園、小學、會所,集購物、娛樂為一體。售樓小姐介紹,一期樓盤均價每平方米4200元,已經售完,即將發售的二期樓盤全部為三居以上戶型,面積130到200平米,每平方米售價從3000多元至7000多元不等。 

  “花園裡的洋房生活”。鑽過絢麗廣告牌下的一個墻洞,再走過500餘米荒草茂盛坑坑窪窪的小路,王曉志和李玉敏站到了自己曾經的房屋前。這裡已看不到他家的痕跡:三座二十多層的高層建築已經封頂,後面還有十幾棟六七層的矮樓。機器轟鳴中,有工人正在腳手架上安裝門窗。 

  “我家的房子原來就在那裡。”王曉志指著中間那座高樓說。 

  他還能清晰地記起兩年前的那天。2010年11月17日凌晨2點多,趁著家中無人,他家的房子被推土機推倒。當他們趕回來時,家具、糧食、王進文的書籍和房屋的廢墟,形成一條二百米長的垃圾帶。 

  對於凌晨推房,時任濰城區區委副書記的王兆輝稱,全村共527戶村民,有526戶已簽了拆遷協議,只有王進文家沒簽。村支書和王進文的母親李玉敏溝通過,獲得了李玉敏的口頭同意,才在夜裡拆了他家的房子。 

  “我要同意了能不把東西搬出來?家具、糧食、戶口本,啥都在裡頭。”李玉敏聽到這種說法時反問得很大聲。根據王進文提供的屋內損失物品清單,房子裡除了兩千多斤玉米和小麥,還有電視、石英鐘、沙發等家具,以及他從小到大的課本,另有整套的《資治通鑒》、《明史》和《諸子集成》等。

  致信濰坊市長前

  走遍法律程序難阻被強拆

  在寫公開信前,王進文其實早已走遍法律程序,但無以改變房子被強拆的命運。

  “尊敬的濰坊市長許立全先生,首先,請允許我以‘尊敬的’字眼稱呼您,在對您毫無認知,從而無法對您個人及工作做出比較客觀的評價之前,出於禮貌,更多的是基於您市長公職的身份和對國家公器的尊重,我覺得用這三個字稱呼是比較恰當的。” 

  獲悉自己家半夜被偷偷強拆,王進文當日用三個小時,寫了一封《法學博士清華大學王進文致工學博士濰坊市長許立全先生有關拆遷問題的公開信》,以特快專遞和掛號信的方式,寄遞給濰坊市長許立全。 

  “我歡迎發展,歡迎城市化,歡迎拆遷。這個‘我’,也可以置換成‘我們’。前提是,確保更好地發展,確保更合理地城市化,確保更公平地拆遷。” 

  公開信共8199字,言辭犀利但語氣懇切。內容除了講述自己家深夜被拆的情況,還就濰坊市的拆遷現狀提出了許多問題。“推土機推不出政治,推不出和諧社會,也推不出真正的城市化。” 

  此信在網上迅速流傳,引起網友的強烈反響,也引起了濰坊市官方的重視。時任濰城區副書記的王兆輝於當年11月24日趕赴清華大學,與該校法學院和王進文本人進行了溝通,承諾“依法依規,妥善處置此事。” 

  同時,也有網友質疑,王進文作為一名法學博士,在遇到問題時不依靠法律,卻利用“清華”和“博士”的名頭從網絡上來尋求輿論支持,不可取。 

  “我一直在依法維權啊!”相關函件顯示,在房屋被強拆前的半年,王進文已在向濰城區政府、發改委、規劃局、國土局,以及向市級、省級政府部門遞交信息公開申請函。 

  “我向十多個部門遞交信息公開申請都沒有回音,只有區發改委給了個回覆說該項目尚未立項。”王進文說,沒有相關回音,他無法到法院發起訴訟。 

  “我可以說把法律程序都走遍了。但並沒能阻止房子在深夜被偷偷推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