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放鬆高技術出口管制”將互利中美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2-05-09 08:10:37  


 
  文章分析,“出口管制”是一把“雙刃劍”:主觀上是限制中國獲得美國高技術,但客觀上無異於作繭自縛,不但限制了美國民用高技術產品的出口,而且嚴重影響了兩國企業在高技術領域的合作,成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原因之一。

  從高技術產業發展定律看,由於高科技產品研發投入大,並且產品生命周期短,在全球市場一體化的形勢下,要分攤研發成本,必須走大量出口的路線,提高產品銷量,依靠規模化的海外市場獲得與研發投入成正比的利潤。而中國正逐漸成為世界科技產品出口的巨大市場。商務部數據顯示,2001年至2011年,中國進口高技術產品從560億美元增至4630億美元,年均增幅23.5%。同一時期自美進口的高技術產品,則由2001年占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總額的16.7%降到2011年的6.3%。根據相關預測,未來10年內中國高科技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20%—40%。如果美國放寬對華出口限制,維持在中國同類產品進口總額18.3%的市場份額,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就可達到600多億美元。但由於美國限制高技術出口和技術轉讓,中國這一巨大的市場將讓美國企業“可望而不可及”。

  此外,一國要想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和產品的活力,必須加快成熟技術的轉讓,將更多精力投放到新技術研發上,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反而嚴重違背了高技術全球技術擴散的本質規律,看似限制的是中國,實質限制的是美國自己。

  文章指出,中美兩國經濟互補性非常強。中國工業發展起步較晚,目前仍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生產力總體水平還不高,在與民生相關的民用工業領域仍然是以資源投入為主的傳統加工製造業為主,面臨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的迫切需求,急需從工業發達國家引進相關技術。中國正處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過程中。包括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加快發展服務業,節能減排,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美國在這方面的成熟技術可以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中大有作為。

  對於中國而言,當然希望美國能夠真正放下芥蒂,開展更廣泛的高技術合作,使中國廣闊的市場和美國在個別關鍵技術優勢上充分結合,通過雙方投資共建實驗室等多種方式,逐步擴大現有合作領域,建設戰略互信的貿易格局。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必須把戰略的重點放在“苦練內功”,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上。畢竟,只有“內聖”才是“外王”之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