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英九支持率為何大幅下降

http://www.CRNTT.com   2012-05-21 10:00:13  


 
  美牛案:民眾抗議政府戕害健康,農民抗議損害其利益

  馬英九第二個引發民眾普遍不滿的政策,就是重新檢討“美牛案”。所謂“美牛案”,也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指台灣政府是否應當允許美國牛肉進口台灣。事緣2003年美國曾因瘦肉精問題爆發過“狂牛症”,牛肉有安全風險,為此台灣當年通過法律禁止含有任何瘦肉精的牛肉進口。然而,按美國方面的研究,並非所有的瘦肉精都具有安全風險,添加了“萊克多巴胺”這種類型瘦肉精的美國牛肉沒有理由不允許進口。為此多年來美國一直要求台灣方面修改法令。 

  迫於美國方面的壓力,台灣當局近日宣布有條件開放帶有瘦肉精的美牛,前提是“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對飼料添加瘦肉精牛肉“有條件解禁” 。 

  食品安全大於天,此消息再次讓各方面嘩然。不僅民眾紛紛聲討這種可能戕害健康的行為,並且,由於廉價的美國牛肉會衝擊本土的牛肉,這一新政策讓農民也大為不滿。
 
  開征證所稅:股民大抱怨

  第三個引發馬英九聲望下跌的政策,就是推行“證所稅”,即對炒股、炒期貨賺錢的人進行徵稅。這項政策的本意是針對富人的,力圖縮小貧富差距。然而,此政策一出,3個月內台股市值就蒸發2.63兆新台幣,平均每位股民損失29萬。這也理所當然地導致了股民們的怨聲載道——70資深股民阿土伯表示“現在想到馬英九,血壓就升高”,大呼當初不該投票給馬英九。
 
明知民眾會不滿,為何馬英九仍力推這些政策? 
 
  民眾看重短期利益,馬英九的政策是“為台灣未來好”

  可以說,一旦實施了以上這些政策,民眾的反應很容易就可以預料——必然是極度不滿。並非政壇新手的馬英九,也肯定很清楚會招致多少批評,以至於遭到在野黨的強力攻訐。但為何馬英九仍然極力推動這些政策呢? 

  許多分析都指出,馬英九推行的這幾個政策長遠來看對台灣都是有好處的:“油電雙漲”是為了改變長期以來油價電價定價不合理、非市場化“凍漲”的現象,是改造“中油”“台電”這兩家長期虧損的國有企業的必要舉措,如果改造成功,將會使台灣的競爭力得到極大加強;允許進口美國牛肉,是因為民眾對“萊克多巴胺”這種類型瘦肉精並不了解,以為會危害健康,但實際上並沒有“萊克多巴胺”損害人體健康的證據(參見《瘦肉精並非都那麼可怕》) ,為了維護台灣和美國之間長遠的貿易關係,有必要徹底解決美牛案;至於開征證所稅,短期對股市有影響,但長期來看,這只是“量能課稅”的一種方式,是符合社會公義、促進社會整體發展的做法。 

  但在民眾眼裡,往往對這些政策的長遠好處沒有什麼概念,相反,近期的損害是大家都看的見的。

  當然,這些政策是不是真的為台灣未來好,還要看政策實行的具體效果,但至少在台灣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宏碁公司老板施振榮眼裡,這些政策是應該去做的。“執政者要看長遠一點,許多改革工程,現在不啟動,未來更遙遙無期。”“現在就必須採取行動,建立國家新的方向與價值觀,透過新的機制啟動正向循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