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增長”須打破制度約束

http://www.CRNTT.com   2012-05-25 08:26:10  


打破制度約束才是中國經濟“穩增長”的唯一正確選擇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訊/面對今年以來經濟持續下行的嚴峻態勢,在今年兩會明確“穩增長”大方向之後,5月18日至20日,溫家寶總理在武漢主持召開河北、遼寧、江蘇、湖北、廣東、陝西六省經濟形勢座談會期間,再度強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時代周報發表社論表示,無論之於中國“增長維穩”的特殊國情,還是之於4月份經濟數據的低迷交集,乃至之於創造深度改革的平衡區間,當下中國均有再度強調“穩增長”的必要。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在溫家寶總理再度強調“穩增長”之前,一輪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即已然展開。這其中包括三個大的標誌性事件:鐵道部獲得銀行意向授信規模超過2萬億元(形式上是去年底敲定);預算高達1萬億元左右的寬帶項目已列入日程;一批重大基建投資項目將加速審批。除此之外,還包括兩個小的標誌性事件:揚州房產救市不被打回反而首獲住建部支持;自去年11月以來央行第三次降低存准率。

  上述諸多跡象表明,本輪經濟刺激規模堪比2008年。確實,2008年啟動的大規模經濟刺激,不僅取得了短期的顯著成效,在其時全球經濟一片黯然時,中國GDP增速仍持續保持在9%以上,而且因中國應對金融危機時的快速反應,一度惹得歐美各國政府羨慕不已,一時間“中國模式”可謂紅遍全球。但是,任何拔苗助長式的刺激,均難以持久且易生更大的負面作用,反觀上一輪經濟刺激的惡果,不僅直接造成2011年下半年一度高達5%以上的通脹水平、地方債務總額(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府)更是高達近20萬億元,而且還間接導致市場配置功能的弱化。

  文章稱,之所以無視上一輪經濟刺激的苦果,當下仍可能再度啟動新一輪經濟刺激,除有僥幸心理之外,其根本原因在於,包括國企、地方政府在內的利益群體,出於本位主義對經濟刺激的強烈“呼喚”,因為他們深知經濟刺激必導致貨幣開閘以及得到財政支持,他們仍將是最大的受益群體,至於經濟刺激本身的宏觀成本分析以及系統風險積聚,則不構成他們的核心關注要點。

  這種扭曲失衡的政策博弈格局,是中國宏觀調控屢屢短視的根源,面對當下已然啟動的新一輪經濟刺激,素有“中國經濟學界的良心”之稱的吳敬璉,在5月20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的“2012創新中國高峰論壇”上發出警告,“現在國內正是嘗到了2009年放鬆銀根的苦果……宏觀調控應該著眼長期性,把長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結合起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