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從勇腳馬到跛腳馬?

http://www.CRNTT.com   2012-05-30 09:01:47  


 
  不管是黨同伐異、見獵心喜或反映民意,民進黨當然把握機會擴大事端,本來不惜發動倒閣,後來又提出罷免馬英九案;在520就職典禮之前,不少本土政治及社會團體也動員群眾,要埋鍋造飯,上街遊行抗議,擺明了就是要讓馬英九難看。沈富雄也從過去所主張的搶救英九大兵,到現在的搶救台灣老爹。看來民怨甚深,失望的人確實不在少數,如果大選重新來過,現在的馬英九是穩輸不贏。

  沒錯,台灣的“總統”或許是全天下最不好幹的職務,但進了廚房就別怕熱,馬英九被罵從來就沒少過,有的是從政策及執行面出發,不無道理,但更多的是由於政治的考量,可以置之不理。

  選前,馬英九為了老農津貼只肯加個幾百元被罵到臭頭,後來出於選舉考量被迫改變,大家還能理解,但如果馬英九這次在證所稅及特赦陳水扁的租稅及司法正義上再有閃失,下次要換支持者上街抗議了。

馬英九政策有其正當性

  馬政府對油電漲價、美牛問題的政策其實都有其正當性,追求社會公平、租稅及司法正義更是名正言順。而且任何一個政策出台總會有人得利、有人受害。但令人好奇的是,當馬政府推出這些重大政策時,為何不見各行各業的意見領袖出來說句公道話?受害或自以為受害的人聲音很大、強烈反彈可以理解,但為何就沒人肯出來支持政府的正確政策?難道台灣真是民粹及理盲濫情到了這種地步?

  對此,不但許多原本支持政府政策的民眾無法理解,外國駐台官員及國際媒體對此形同失能的政府更是感到納悶。既然艱困的選戰都能打贏,這次怎會搞成這樣?大家不禁要問,難道馬英九政府事前沒有預見民眾的反彈、批評,沒有事前沙盤推演,有計劃、有步驟、有分工的方式來化解民怨,說服民眾?如果沒有預見是失職,如果預知還又處理不當,難怪有人又要拿其能力來大作文章了。

  許多學者早就提醒過馬政府高層主事者,平常各個部、委、會都要加強黨政聯繫、府會溝通,建立起一分理念價值相近、具有公信力、日常聯繫的記者和學者名單,彼此多多溝通聯絡感情、交換訊息,必要時甚至要組成一個筆和講的隊伍,一有事情就能在第一時間提供正確資訊,分析問題,公開表達觀點,避免不明就裡的民眾遭到政客及名嘴的誤導。大家都說主意甚好,但到現在連個影子也沒見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