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叙利亞胡拉血案: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http://www.CRNTT.com   2012-05-29 11:15:33  


 
  反對派信息樞紐、總部設在倫敦的“叙利亞人權觀察”稱,自2011年3月中旬反政府運動爆發以來,已有超過1.3萬叙利亞人被殺,其中大部分是平民,4月12日停火生效後,又有至少1881人,其中平民1260人死於非命。胡拉事件發生後,反對派拿著血淋淋的死傷數據指責安理會和國際社會“不作為”,一些反對派人士稱“聯合國軍事觀察員非但未能阻止暴力,他們來後暴力反倒增加”,“叙利亞全國委員會”負責人加里溫聲稱“讓安南倡議見鬼”——一言以蔽之,“手無寸鐵的反對派”是受害者,需要更多的保護,包括直接指責大馬士革是責任者、用武力建立“人道走廊”,甚至更多。

  大馬士革當局同樣擺出一副受害者姿態。政府發言人稱,“恐怖勢力”不斷挑釁,甚至在近期襲擊政府軍哨所時首次使用了反坦克導彈,政府軍根本就沒有出軍營滋事,只是進行了“自衛還擊”。倘這種“挑釁”持續和升級,“自衛還擊”自然也會加碼。而眾所周知,“恐怖勢力”在大馬士革當局口中是一個彈性十足的名詞,從“基地”到叙利亞穆斯林兄弟會,再到普通示威群眾,都可能被扣上這頂帽子。

  5月27日,安理會一致通過媒體聲明,對胡拉慘案肇事者提出強烈譴責,要求叙利亞政府“立即停止使用重武器”、“立即從發生衝突的居民區撤出軍隊和重武器”,但聲明並未確認事件責任者,而只是泛泛地要求“所有各方”停止針對平民的暴力。這一聲明雖然得到15個成員國一致支持,卻在叙利亞國內遭到冷遇:反對派認為就該直接把罪責扣死在大馬士革身上,並抱怨“為什麼還不行動”,大馬士革則質問,既然連誰做的都不知道,憑什麼要我們撤軍?而兩方都一致把矛頭對准在危險中忙碌不堪、卻吃力不討好的280名聯合國軍事觀察員,指他們“被動消極”,無法預見和阻止衝突、暴力、屠殺的發生。以至於潘基文不得不出面為觀察員們辯解,指出這些人的使命僅僅是“觀察”,而非“維和”,叙利亞人“誤解”了他們的使命。

  最委屈的人恐非安南莫屬了。如今從英美傳媒到叙利亞衝突雙方,都不時把“安南計劃已死”掛在嘴邊,停火岌岌可危,政治對話則根本無從談起,在這種背景下還要親赴叙利亞履行職責,安南的心情可想而知。

  問題在於,除了各方都喊“見鬼”的安南倡議,任何可操作的方案都付諸闕如。

  處於選戰期的美國早早擺出“不直接干預”的姿態,英國調門最高卻有心無力,法國剛剛換屆,好戰的薩科奇被務實的奧朗德所取代,對海外干預意興闌珊,“海合會”和土耳其等方的意圖隨著事態發展和時間推進越來越受到懷疑,這些都讓反對派的要求難以被滿足。此次發出最激烈言辭的加里溫,在血案發生前夕已被“全國委員會”罷免,而被罷免的原因之一,正是國際社會對其表現出的原教旨、好戰和獨斷專行感到不安。

  在大馬士革方面,放棄安南方案意味著更嚴厲制裁,和更百口莫辯的國際輿論環境;在反對派方面,“讓安南方面見鬼”意味著再次以烏合之眾的血肉之軀直面政府軍的裝甲和炮火;在歐美各國,安南方案本就是不得不吞下的一顆苦果,如今造成其接受方案的要素一樣不缺,為避免更大投入、更多冒險,也只能一邊埋怨,一邊繼續在台面上表示“一如既往地堅定支持安南倡議”了。

  無論如何,叙利亞出現更大規模衝突的概率在增大,這個國家爆發內戰,甚至“黎巴嫩化”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

  來源:觀點中國 陶短房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