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隨遷子女就地參加高考建言

http://www.CRNTT.com   2012-05-30 11:27:52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能否在當地升學,如何升學,是廣受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訊/“允許隨遷子女在就讀地參加高考可能帶來的風險和考驗,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嚴重,可以通過完善配套措施加以防範和避免”,北京大學法學院憲法學教授張千帆、李少文日前在最新一期《新世紀》周刊2012年第21期(出版日期2012年5月28日)聯合撰文“隨遷子女就地參加高考建言”,文章詳細內容如下:

  今年 “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和副部長杜玉波就隨遷子女在就讀地參加高考問題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教育部將於今年上半年出台總體方案,並要求各地2012年年底以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教育部的同志也表示,(教育部所制定的)“方案是相關的原則”,沒有統一的取消戶籍限制的時間和附加條件;時間表的“最後實現年限”由當地政府決定;北京、上海難度較大,要考慮到城市承載能力等。目前的狀況是“既有要解決的問題,又有不能碰的問題”。
 
  ■ 解決隨遷子女參加高考問題的意義
 
  第一,有利於實現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長期以來實行的戶籍制度與高校招生地區(省)配額制度已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公平裂痕,隨著“留守兒童”和“隨遷子女”受教育權問題浮出水面,教育公平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性質以及所帶來的不利後果幾乎能和“貧富差距”相提並論,成為影響社會公正與平等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對在北京長期工作的100名不同行業和階層的非京籍居民家庭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戶籍限制是造成留守兒童的最主要原因,80%的受調查家長因為各種教育戶籍限制而把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上學,其中包括隨遷子女不能正常升入高中、不能參加高考,以及由於戶籍歧視產生的入學難、贊助費等問題。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顧戶籍壁壘而把適學青少年帶在身邊上學。據2010年統計,僅在北京就有40多萬隨遷子女在居住地上學。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保障成為具有高度指標意義的教育公平問題。國家制定相應的政策,保障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將是實現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選擇。
 
  第二,有利於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社會管理創新需要保障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保障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能夠促進這些青少年參與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發展。更值得重視的是,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與廣大流動人口的權益之間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和緊密的關聯性,保障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實際上就是保障數以億萬計的流動人口的權益,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所工作的城市,熱愛社會和國家,從而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
 
  第三,它有可能成為促進社會體制改革、全面和深入推動社會發展的突破口,成為深層次社會改革的先期試驗地。解決好隨遷子女參加高考的問題將是改革社會體制的重要表現,它不僅體現了國家打破社會階層固化、突破身份控制的決心和信心,也反映了社會公平和人人平等的呼聲得到了有效回應;不僅表現為國家正在履行其憲法和法律上的義務、為保障公民的平等權和受教育權而做出了切實努力,也反映了國家為彌合社會裂痕、緩和社會矛盾付出了艱辛。社會體制改革要關懷民眾尤其是社會弱勢群體的權利保障,不僅要保證社會安全,建立起廣泛而深入的社會福利制度,也要維護一定程度的社會公平。解決好隨遷子女參加高考的問題,既是教育福利政策的體現,更是社會公平的表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