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降低參加香格里拉對話規格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2-06-06 09:48:01  


 
  在方法和時機把握上,這次以相對較低規格與會香格里拉對話來抵制南中國海問題的國際化和多邊化,中國政府做得比較巧妙和圓滑。在對話舉行之前不久,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先訪問了美國,然後又參加了東盟防長會議,南中國海問題的磋商和討論題都是梁光烈這兩次重大外交行動的中心議題和內容。既然作為軍方的最高代表,梁光烈已經表達了中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立場和政策,其不再參加本次香格里拉對話也就“不差理”了。

降低與會規格是一種軟性抵制

  自香格里拉對話舉辦以來,美國作為主導國的地位始終沒有得到實質性改變。由於周邊國家對中國崛起不確定性的疑懼,幾乎每次對話的中心都難以繞過中國。在中國看來,雖然作為對話的中心,但在對話議題和方向上卻不能掌握主動,既對中國的國家利益不利,也讓中國的大國尊嚴因之尷尬。儘管如此,中國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仍不斷提升,但亞太安全形勢的變化和美國戰略調整所產生的客觀結果,讓中國產生一種所投入的熱情和積極性沒有得到相應回報和尊重的感覺,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民眾對此都難以接受。

  在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問題上,中國已經形成了一種以平等與合作為中心的安全觀,中國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在相關國際場合中多次闡明這種觀點。在本次香格里拉對話舉行前夕,中國副外長傅瑩在《聯合早報》上發表了題為《關於東亞合作安全》的文章,她在文中再次代表中國政府發表就東亞地區通過合作實現安全的態度和觀點。但在事實上,美國重返東亞咄咄逼人,東亞相當一部分國家則借重美國在一些領土主權爭端和地區安全問題上對中國採取強硬的對抗立場,這與中國多年來提倡通過合作來實現和保障安全的努力背道而馳,讓中國感到十分受傷。因此,中國以一種軟性抵制的方式,等於向與會各國提個醒。

  中國的這種軟性抵制,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基於比較自信的一種策略。近年來,讓國際政治領域中的學者和觀察人士比較困惑的一個問題是,由於小布什政府實施全球反恐戰略,美國在較長時期裡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泥淖中,極大分散和轉移了在亞太地區的戰略投入。在此期間,中國國力快速上升,與周邊國家的經貿關係日益密切,並形成了周邊相當多國家在經濟發展上越來越倚重中國的趨勢。但吊詭的是,中國的周邊安全形勢和周邊外交並沒有得到相應程度的改善。在某種程度上,還進一步惡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