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拱抬連勝文參選台北市長折射藍軍心態

http://www.CRNTT.com   2012-06-09 08:14:29  


 
  實際上,如此的情境,同樣也發生在台北市長選舉之上,而且其主角恰恰就是今天部分藍軍支持者要藉“拱抬”連勝文來發洩不滿的對象--馬英九。十多年前,馬英九因在“法務部長”任內厲行查肅賄選,而得罪了國民黨實行“黑金政治”的政商基礎,因而他們向李登輝施加壓力,致使查賄有功的馬英九不但未得到獎償,反而被調任沒有具體實權的“行政院”政務委員。為此,馬英九發出“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為誰而戰”的慨嘆,憤而辭職到政治大學任教。

  而正在此時,依靠藍軍內部分裂才當選台北市長的陳水扁,卻在台北市經營得有聲有色,獲得包括泛藍支持者在內的台北市民的讚賞,其施政滿意度高達八成。倘他在一九九八年能夠爭取連任成功,就可以繼續積累政績,有利於他在卸任參加二零零四年“總統”選舉。藍軍中的一些深藍之士為了堵塞陳水扁的“總統”之路,要求馬英九出戰台北市長選舉。但馬英九一方面心中的怨氣尚未平伏,另一方面他的政治大學副教授之職才剛獲聘不久,擔心辭職參選也會招惹批評,因而意欲不大。結果,國民黨基層黨員發起的連署運動,終於形成一股強大的黨意民意,而“迫使”馬英九“不得不顧全大局”出來參選,並依靠著台北市藍大於綠的基本盤,及泛藍選民“收復失地”的強烈心理,當然也靠著馬英九自己的清新形象和甚高人氣,終於打破“爭取連任者只要其施政滿意度過半就可順利達標”的定律,將施政滿意度高達八成的陳水扁趕下台。當然,也讓陳水扁藉著藍軍再次分裂,提前四年圓了“總統夢”。

  既然台北市的基本盤是藍大於綠,也既然經過二十多年的選舉洗禮,泛藍選民已經具有“棄保”意識和能力(宋楚瑜先後參選台北市長和“總統”均無法再次形成“漁翁得利”效應),因而藍軍在台北市推出任何一位稍具知名度及形象較佳的候選人,都將會是“躺著選也可當選”,因而連勝文的參選台北市長,就頗有“浪費子彈”之態,並從而打破馬英九讓江宜樺“接棒”台北市的佈局安排,而是應到“挨了一顆子彈”的新北市參選,以向行兇者及其後台“示威”。但為何仍會有如此強大的勸進連勝文參選台北市長的聲音?看來,這都是衝著曾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而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