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金的輸家

http://www.CRNTT.com   2012-06-13 08:10:02  


  投資只有兩個“家”,贏家和輸家,沒有專家。今年買入黃金,做多黃金的,都是名副其實的輸家。

  從數據觀察,美國6月黃金期價以1536.6美元/盎司收盤,比去年8月22日創下的1891.90美元/盎司收盤價,已下跌19%,離20%跌幅的空頭市場僅有1%的差距,但與去年9月6日盤中創下的1923.70美元/盎司相比,跌幅21%,已進入黃金的空頭市場,也就是黃金熊市。

  內地有兩只黃金QDII基金,今年以來的淨值變化也反映了金價持續下跌的這個走勢(截至6月1日)。追蹤國際黃金ETF的諾安全球黃金基金,雖比年初建立時有3%左右的收益,但比上半年曾經到達的高位淨值卻有13%左右的下跌;投資全球黃金基金、黃金股票的易方達黃金基金,年內虧損4%左右。

  香港基金市場的老牌黃金基金——貝萊德世界基金,2001至2011年累計收益率1000%左右,年化收益率創下100%佳績,笑傲其他投資品種和基金,但今年以來的虧損已達16%。這說明了今年黃金投資的一個鮮明特點,面包價格下跌慢,面粉價格下跌快。因為成本上升,利潤被壓縮,黃金股票類的基金明顯輸給緊貼金價的黃金ETF。

  黃金作為特殊貨幣,它在投資領域中有多種屬性,避險理應是它的基本屬性。可是在近期的歐債危機中,投資者並沒有採取過往的方式,把資金放入黃金,而是紛紛撤出,進入美國國債和德國國債。為此,美債收益率持續走低,德債甚至出現了零收益率。在歐債危機持續發展的當下,黃金的避險功能已比不上這兩國的國債了。

  黃金不如國債的邏輯是,因為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導致美元匯率走高,其直接的後果是打擊了金價。黃金是以美元計價的,這對於用其他貨幣買入黃金時,將增加成本。因此,在這一循環中,黃金的避險功能被弱化,金價走低則成必然。既然金價走低,那麼生產黃金的企業,怎麼可能交出一份好的業績單?黃金輸家就如此產生和出現了。

  黃金作為一種資產或可供買賣的商品,其價格也受供需影響。既然全球資金湧入美、德兩國的國債,全球最大兩家持有實物黃金的ETF(SPDR Gold Shares、iShares Gold Trust),持金量也就持續減少,以應對投資者的不斷拋出。另外,全球黃金消費最多的印度,由於其貨幣盧比不斷貶值,已影響了購買力,黃金需求趨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