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企如何擺脫當唐僧肉的命運

http://www.CRNTT.com   2012-06-16 08:46:54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訊/央企工程公司進軍國際市場的雄心,再次遭遇重挫。《華爾街日報》6月11日題為《中國建築業巨頭兵敗歐洲》的文章中,詳細披露中國中鐵子公司中國海外在波蘭的A2公路是如何折戟沉沙的。中國海外與波蘭雙輸,中國建築業進軍歐盟國家之路被封堵,而波蘭不僅收獲了一條完成未半的爛尾工程,還會因為索賠問題進行法律持久戰。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表示,從文章來看,中國海外領銜的承包團隊存在許多問題,承包工程前沒有詳盡的盡職調查,不了解當地的地質與環保、法律環境,對匯率等風險估計不足,沒有詳盡的預算,不注重備存紀錄,內部管理混亂而低效。致命一擊是,中國海外的資金流出現問題,在完工即做實虧損、不完工面臨索賠的情況下,採取拖延戰術。這項被寄予敲開歐盟工地之門重任的工程,成了一個雙方不願意揭開卻不得不面對的爛瘡疤。

  與以往的央企虧損案相同,公眾很難得到清晰的答案,只能通過國內外的媒體、財報以及後續工作的進程披沙揀金。

  也許在中海外等一些公司看來,工程招標者無事生非,只要允許中國公司按照自己的辦法加快工期進度,以中海外積澱的成功建築經驗,一切難題都將迎刃而解。因此,據《人民日報》報道,目前以中海外為首的聯合體,已經向波蘭高速公路管理局提出了終止合同並進行工程賠償的要求。

  而在波蘭監管者看來,這家公司缺乏基本的現代管理技能、缺乏財務常識、不了解監管的公正與備庫紀錄在西方公共工程項目中的重要性,事前未做盡責調查與預案,事後找出所有的手段推延索賠。按約定,如果施工停止,中國海外需要支付3700萬美元的保證金。問題在於,這些錢大部分都存在了中國的銀行賬戶,目前牽涉許多繁雜的手續和法律訴訟。這也許是此次工程中方唯一具有前瞻性的地方,其中所顯示的邏輯卻不能讓國人 “欣慰”。因為工程喪失的信用,需要幾個大型優質工程才能彌補。

  無論如何,中海外該工程虧損已成定局。據中國中鐵2011年年報,因波蘭A2項目已確定發生的虧損為6.32億元人民幣,與截至2011年9月30日確定的虧損額相比減少0.12億元人民幣,主要是第四季度匯率變動所致。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