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維迎:中國人創造腐敗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12-07-06 10:20:08  


北大教授、經濟學家張維迎
  中評社北京7月6日訊/“中國人創造了什麼產業?想來想去可能只有一個是中國人創造的,這就是‘腐敗產業’。中國腐敗都是外包的,一些所謂的‘咨詢公司’就是專業提供賄賂服務。中國大量的咨詢公司其實是腐敗產業,就是幫助人家行賄。中國很多品牌也是與腐敗相聯繫。為什麼一條煙幾千元,一瓶酒幾千元,都是與腐敗相聯繫的。好的例子,創造了什麼產業,我真的想不出來。”《金融家》日前登載文章“張維迎:中國人創造腐敗產業”:
  
  “市場的邏輯”基礎是什麼?

  第一,自由競爭。自由是一種權利;不是特權,不是一部分人可以有另一部分人不可以有。

  第二,私有產權。沒有私有產權不可能有市場經濟,不可能走“市場的邏輯”。

  第三,企業家精神。這也是貫穿我下面要講的東西。

  先講一個經濟增長模型。我概括總結,叫它“改進的斯密經濟增長模式”。我意識到科學並不都是進步的,經濟學更是如此。大家一定要注意,有些歷史上的理論比現在很多經濟學家說的東西要正確。我總結亞當.斯密的所思所想。他關心什麼問題?財富怎麼增長。他的答案是:財富的增長來自於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現在叫創新。創新與技術進步靠什麼?靠分工。分工靠什麼?靠市場的規模。市場的交易規模越大,分工就越細,技術進步就越大,財富增長就越快,財富增加後市場進一步變大。美國的人口是中國的四分之一,但是市場是中國的4倍。就是因為它收入比較高。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中國過去和未來的潛力在哪,就在這個地方。為什麼大家都愛往大城市跑?就是因為大城市競爭更激烈,提供更多的機會。

  前面講到,1萬年前世界分成三大部分。到了500年前,最發達的是亞歐大陸,其次是美洲大陸,再其次是澳大利亞。亞歐大陸人口最多,所以可以保持領先。人口的規模對經濟的進步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現在很慚愧,中國人口占世界20%,我們聰明人應該也占到20%,意味著技術進步應該不止20%。技術有一個溢外效應,一個人創造的東西其他人都可以應用,所以我們的貢獻應該是30%、40%才正常。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