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囚犯也來選總統之時

http://www.CRNTT.com   2012-07-10 11:39:00  


 
  新弗吉尼亞是以煤炭業為主的州,一直對奧巴馬能源政策有意見,據稱,奧巴馬放棄了在新弗吉尼亞的競選造勢活動,2008年的記錄是奧巴馬在希沃特吉尼亞的初選和最後大選中均輸。今年這一屆初選奧巴馬雖然創造了“贏”的記錄,但面對一個囚犯,贏得如此艱難和難看。這個結局的啟示是:在美國,任何人都可以改變歷史,任何無名小卒都可以影響“大人物”。

  關於“邊緣人物”選總統一事,除了在美國之外,其他歐洲國家也有過類似情況。

  2007年3月27日,法國南部一家法院緊急叫停了一樁刑事案的審理。法院發現,他們準備拉到被告席上的眾多“不法之徒”中,居然有一位是總統候選人。

  他就是約瑟.博維。上嘴唇留有碩長的金黃色胡子,手上時常拿著一管老式煙鬥,嚴格地說,他是個農民,是個阿爾卑斯山腳下的養羊專業戶,是個不可能與政治扯上關係的南部農夫。然而這位農民的政治主張卻是世界性的,他反對全球化、反對不良食品,他的政治組織名稱也具備了世界級水平:另類全球化運動,甚至他的競選口號也充滿了全球政治風暴的火藥味:反對自由經濟而發動競選起義!

  刑事法庭被“叫停”,令這位胸懷天下的農民,實現了參選總統的願望。

  而在俄羅斯,俄曾經的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一直盼望著能參選總統,卻被當局控罪投入監獄。依俄法律,囚犯沒有資格參選。本來這位首富可以參加2012年大選的,結果2011年俄又啟動“第二季”審判,本該釋放出獄的霍氏,又被“漏罪”再加判數年。

  至此,道理就敞開了:美國等國家之所以允許囚犯參選,就是防止強大的政府當局把公民變“囚犯”的方式剝奪其參選總統資格,從而消滅競爭對手。

  作者:和靜鈞 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 來源: 搜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