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在大馬士革究竟炸飛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2-07-19 09:31:32  


叙利亞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昨日在首都大馬士革發生武裝衝突,交火範圍甚至擴大至總統府附近區域。
 
  爆炸究竟是誰幹的恐怕暫時是個謎,那麼,它究竟炸飛了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美、英、法,以及歐美集中支持的主要反對派組織,如以境外為基地的“叙利亞全國委員會”,和以境內為基地的“叙利亞地方委員會”,均未作出“歡呼”姿態。如前所述,“肉彈”爆炸“基地”色彩過濃,歐美對此頗有顧忌,此前在叙利亞發生類似自殺攻擊時,歐美通常也保持低調,甚至曾公開聲稱“即便軍政目標也不應採取‘肉彈’攻擊”,而兩大叙利亞主流反對派組織希望得到國際社會支持、承認,自也要和這種非常手段拉開距離,惟恐被指認“和基地組織沾親帶故”。事發後,兩大主流反對派組織側重強調“決戰時刻”和“阿薩德政權遭到重創”,鼓勵更多反抗行動,而美、英、法等則力圖借此向國際社會說明“叙利亞局勢已經失控”,以強調“國際介入”、“幫助恢復秩序”的重要性。

  事發後,原定7月18日舉行的安理會叙利亞決議草案表決被推遲一天,在這一天裡,美、英、法等會試圖證明,叙利亞已處於“不干涉則更危險”狀態,而大馬士革當局則會竭力證明自己仍控制著局面。由於叙利亞局勢變得更加複雜,並存在更多失控危險,西方直接出兵“恢復穩定”的意願可能較以往更為強烈,但倘無法出兵,其武裝反對派的可能性反倒會降低,因為前者可以避免叙利亞局勢向不利於地中海周邊局勢安定的方向發展,後者則有“擴散不安定因素”的現實危險。

  不論爆炸是“外敵”或“家賊”所為,都嚴重打擊了大馬士革當局的控制力和權威性,削弱了其對叙全境的制約能力。但阿拉維特派雖是叙少數教派,絕對人數卻並不少,在拉塔基亞、塔爾圖斯等什葉派聚居區根深蒂固,此次爆炸,死傷者多為巴沙爾派核心人物,這可能令權力圈和阿薩德家族內持更強硬立場的一派借機坐大,倘果真如此,叙利亞或許會出現更血腥的場景。

  漫長的暴力衝突已令叙利亞各民族、教派關係撕裂,仇上加仇,戰事有興屈,政權有興亡,但民族、教派卻和彼此間的恩恩怨怨般難以徹底抹煞,安南至少有一點是對的,即叙利亞問題的根本解決,必須建立在各派共識、共存的基礎上,而如今所發生的一切卻與之背道而馳。

  不管爆炸發生後,叙利亞中樞政局將作如何演變,未來的中央政府(如果還有中央政府的話)將不可避免面對一個“碎片化”的國家:在這個國家裡,民族、教派、部落,既難以共存,又無法“你死我活”地真正撲滅對手,一如其鄰國黎巴嫩、伊拉克那樣,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聚焦會很快轉移到新熱點,而任由當地的仇恨、暴力和血腥綿延持久,自生自滅。

  (來源:2012-07-19 08:46:38 來源:中國日報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