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頁岩氣是救命稻草嗎

http://www.CRNTT.com   2012-07-26 10:41:06  


對於計劃提升天然氣使用比例并增強能源安全的中國而言,頁岩氣被寄予厚望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訊/“中美在頁岩氣領域處於迥然不同的發展階段,卻同樣面臨投資不足問題。中國是能否快速啟動,美國則是能否持續發展。美國頁岩氣革命實踐證明,看不見的手比看得見的手更能吸引大規模的持續性投資…中國還有很長的路。”最新一期《新世紀》周刊登載中海油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的評論文章“頁岩氣是救命稻草嗎”,全文內容如下: 

  美國頁岩氣革命掀起了全球非常規油氣投資的熱潮。出於熱切的能源需求和豐富的頁岩氣資源預期,目前還沒有生產出1立方米頁岩氣的中國,各界都對頁岩氣投入極大熱情。過去兩三年中國舉辦了全球最多的關於頁岩氣的論壇、研討會和峰會。“十二五”規劃制定的2015年頁岩氣產量目標是65億立方米,背後意味著幾百到上千億的投資。這使正面臨GDP增長難題的中國,一下子又抓到了一把“救命稻草”。
 
  自2005年以來,美國頁岩氣產量年增長47%,六年內從占全國消費總量不足1%增長到 25%。我不知道在世界能源發展史上,是否有過類似單一能源迅猛增長的案例。經濟學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任何增長都是有條件有邊界的。需求大於供給時,產品價格會上升,為增加供給,生產投資會增加;當供給大於需求時,產品價格會下降,生產投資也會下降。
 
  當前,美國頁岩氣的價格已降到2.4美元/MMBTU(百萬英熱),相當於0.6元人民幣/立方米的價格,最低曾低於2美元/MMBTU,遠低於平均4美元/MMBTU的生產成本。在經歷“革命性”成長之後,美國頁岩氣已進入“瓶頸”階段。
 
  這應了中國那句老話:“穀賤傷農”。美國頁岩氣投資開發過剩,導致頁岩氣價格一路走低。許多中小生產商堅持不下去了,他們要不把產能賣掉,要不轉向更賺錢的致密油、頁岩油或凝析油,要不就幹脆停產不幹了。美國的頁岩氣投資和發展還能持續嗎?
 
  相對於常規天然氣,頁岩氣儲層單位體積資源的豐度很低,屬於貧礦範疇,頁岩氣產量要靠大量鑽井和壓裂維持。沒有足夠投資,就沒有足夠的鑽井和壓裂作業,頁岩氣產量難以增長。
 
  上個月我在上海參加亞洲頁岩氣峰會,有位美國專家指出,美國頁岩氣能否持續發展取決於美國天然氣消費總量能否持續增長。過去幾年,美國頁岩氣快速增長主要是由於美國常規天然氣產量持續快速遞減,而不是消費總量快速增長。未來美國頁岩氣能否保持過去的增長勢頭,主要取決於三點:一是煤電向氣電轉移的規模和速度;二是交通運輸燃料天然氣替代石油的規模和速度;三是由天然氣進口國向出口國轉變的規模和速度。
 
  以上任何一種轉型都不能輕鬆實現,都需要巨量資金和相當長時間。三種轉型中,實現天然氣出口相對容易。LNG技術是現成的,世界有需求,美國有資源,價格上對歐洲亞洲都有巨大優勢,生產商也有巨大的出口動力。一旦實現大規模LNG出口,美國市場將不再是“天然氣孤島”,其價格也將“國際市場化”,美國消費者的消費成本將大幅攀升。美國由天然氣進口國向出口國的轉型,主要是生產商與本土消費者的博弈,這要比技術與投資複雜得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