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體制爭強好勝,養狼變養羊

http://www.CRNTT.com   2012-08-03 12:50:56  


為哈薩克斯坦代表團奪得本屆奧運會第二金的祖爾菲亞,即前湖南省舉重隊運動員趙常寧。
  中評社北京8月3日訊/“乒乓球和舉重項目中國一家獨大,希望通過提高別國運動員水平,來倒逼本國水平穩步上升,這只是一個未經檢驗的設想,日後也終將證明這是一條走不通的路。”網易新聞《另一面》今日登載評論文章“體制爭強好勝,養狼變養羊”,全文內容如下:

  在女子舉重53公斤級的決賽中,為哈薩克斯坦奪得金牌的祖爾菲亞事實上是前湖南省舉重隊運動員趙常寧。舉重項目的“養狼計劃”由此被順藤摸瓜曝出,幫助外國乒乓球運動員提高水平的所謂“養狼”,最初是由乒乓球隊提出,可“養狼”真的能幫助自己繼續壯大嗎?項目本身的特點和中國體制化運作,注定了“養狼計劃”終將失敗。

  一、“養狼計劃”最先由乒協提出

  為改變乒乓球運動中國“一家獨大”,國際乒聯多次改革,但反而促使中國隊更強悍

  中國競技乒乓球運動“一家獨大”,繼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囊括了乒乓球比賽的所有金牌之後,在2009年的第50屆橫濱世乒賽上,中國乒乓球隊再度壟斷了所有項目的金牌。這已經是中國健兒第7次在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包攬全部單打項目。自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乒乓球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以來,中國幾乎壟斷了所有的金牌。面對中國乒乓球的過於強大、世界乒乓球運動的非均衡狀態,國際乒聯頻頻改革,目的都是為了限制中國乒乓球的優勢發揮。但改革並沒給世界乒壇帶來“均衡”,也沒有限制中國隊強大的優勢,反而讓形勢愈加向中國隊這一邊傾斜。

  中國只好通過幫助外國運動員提高水平,帶著其他國家玩以免項目被驅逐出比賽

  為了應對世界乒乓球運動的新變局,中國內部提出了“養狼計劃”。“養狼計劃”,是指2009年初,蔡振華接掌中國乒協時提出的一項著眼乒乓球未來發展的長遠計劃,準備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幫助外國乒乓球運動員提高水平,以促進這項運動在世界範圍的均衡發展。因為如果某個項目長久地一家獨大的話,就會影響別國的參與度進而影響運動的普及,最終調整比賽規則甚至把這個項目趕出比賽。“養狼計劃”由乒乓球項目最先提出,在舉重項目和羽毛球項目等優勢項目上,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應用。

  二、類似的“養狼”在舉項目上也有

  祖爾菲亞舉重獲金牌,可說是“養狼計劃”成功案例,也可說是被太凶猛的“狼”反咬了

  舉重一直是我國的優勢項目,輸出運動員並不是奇怪的事情。前三屆奧運會中,中國舉重隊獲得了11枚金牌,1枚銀牌,但另一個數字是,每屆奧運會,中國舉重隊只能派出四名選手,也就是說,在12名選手中我們獲得了11金1銀的成績。中國有些項目在奧運會上拿牌太多,優勢太強沒有競爭對手反而不利;另一方面,這也算解決二三流運動員的出路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