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無錫尚德看舉國辦高科技體制

http://www.CRNTT.com   2012-08-05 08:59:27  


  中評社北京8月5日訊/無錫尚德,這家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之一,泥足深陷。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稱,負債率過高、短期債務危機、遭遇反擔保欺詐,是壓垮無錫尚德的三根重梁。公司2011年四季度負債總額為36億美元,負債率79%;短期債務已對運營和現金流造成巨大影響。2011年底,尚德短期借債從2007年3.21億美元攀升至15.73億美元。現金和短期借債比由1.62急劇下降至0.31;今年7月底曝光的擔保欺詐案,將使公司財務瀕臨崩潰,該公司必須在明年償還約5.4億美元的債務,如果被迫履行所有的貸款擔保,該公司還將進一步欠下近6.8億美元的債務。

  不僅尚德,太陽能、鋰電子等行業日子都不好過。去年四季度,江西賽維高達60億美元的負債,87.7%的負債率,位居光伏企業榜首;天合光能負債總額17.3億美元,負債率60%;英利新能源負債總額為32.4億美元,負債率74.3%。雪上加霜的是,出口環境惡化。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的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稱中國晶體矽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產商或出口商在美國銷售過程中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達31.14%至249.96%。

  文章表示,太陽能是高科技企業的代表,無論是鋰電池還是太陽能、風能,都是未來新能源可能的觸發點,政府不可能拋棄對高科技的支持。事實上,出現兌付危機後,當地政府的第一反應就是勸說銀行不抽貸,同時盡其所能對企業繼續輸血,把稅收優惠、補貼等通行規則用到極致。

  問題在於,無錫尚德等企業把銀行拖入泥潭,可能引發債務危機。國家開發銀行的身影屢現其中,無錫尚德、天合光能、英利綠色能源、晶澳太陽能等知名光伏企業,都曾於2010年獲得國開行的大額貸款。尚德的銀行貸款從2005年末的0.56億美元攀升至去年底的17億美元,不到7年暴增近30倍,其中國開行又一次成為主要貸款行。考慮到包括國開行在內的國有大行由政府信用托底,這些銀行的債務風險可以視作納稅人的負擔。

  以前曾經動用股市力量支持高科技企業,典型的如京東方,屢虧屢戰,成為吸金黑洞。這樣的公司一多,股市下行壓力巨大。創業板曾經被視作高科技企業分散風險的市場,效果卻是,一些企業上市圈錢,風險撇清。這些辦法是把股市投資者當做了風險投資者,犯了大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