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自由的香港不用擔心被洗腦

http://www.CRNTT.com   2012-08-09 09:23:31  


 
  其實在這本手册前,”國民小先鋒“這個團體的曝光,已經讓香港人嘩然。參加這個團體的小學生,要穿迷彩服,拿著道具槍步操,軍訓,他們還佩戴黃領巾,經常到內地參加愛國教育活動。

  內地長大的人,很容易就聯想到了少先隊,不過對於不少香港人來說,看到拿著假槍的小孩子們,想起的是二戰時期的日本小學生和德國少年團。詫異,錯訛,進而憤怒,因為在大家看來,小學生拿槍,違背了普世價值,他們只不過是孩子,不應該做這樣的事情。

  一批家長組織起來,聯同中學生團體,呼籲市民上街反洗腦。雖然教育局局長說,上街人數的多少不會影響他的決定,但是誰都明白,人數的多少,意味著對政府壓力的大小。

  也因為這樣,政府官員頻頻出來降溫,和家長團體開會聽取意見,姿態放的很底。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特區政府的運氣問題,總是會有一些人或者團體臨門一腳“火上加油“,也算是言論自由社會的特點,因為你無法阻止控制或者預測別人說話,即便是自己人。

  經常辦“紅色之旅”的香港國民教育促進會主席,公開批評國情教育的批評者:「腦有問題便要洗,正如衣服臟了便要洗,腎有病也要洗,批評者應先『洗洗腦』」。他還告訴大家,之前有香港學生參加內地交流活動後,用普通話念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贏了了全場熱烈掌聲。

  我還記得回歸不久,看特區政府官員參加內地活動的發言稿,八股的氣息比內地官員的稿子濃厚的多,而兩家免費電視台在晚間新聞報道前播放國歌,也讓人覺得不太理解,七點新聞聯播前也沒有播放國歌吧?當然,我明白,這是因為政府擔心,香港人過去缺乏愛國教育,所以力度要更大,常常會有用力過猛的感覺。這種不放心其實有點多餘,08年奧運會火炬傳遞,和內地無論哪個城市比較,香港那一站。城市中彌漫的興奮和自豪,絕對是發自內心的。我還記得公司一位北京來的同事當時感慨萬千:“香港人真好。”

  這個在這位主席看來是如此正面和激勵人心的事例,結果變成了一劑催化劑,數萬人冒著高溫上街。最終特首梁振英要出面向公眾保證:所有當代國情部份的參考教材都會在網上公開,接受公眾監督;教材內容將會由獨立的專責委員會諮詢各界制訂;學校有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門課程的推出,政府日後的教材不是指定教材,學校有空間自己決定。

  特首不忘提醒大家,這個新科目不是新政府推出的,因此不是他這一任的政治任務,這倒也是,上一任特首曾蔭權在2010的施政報告中就有推行計劃,而當時並沒有引發太多關注。過去這些年,各種形式的國情教育很多,比如每年都有媒體中高層到國家行政學院參加國情班,其實不是一些人想象的洗腦,因為參加過的一些同行告訴我,老師們的開放,有的時候讓他們都覺得驚訝,是很好的更深入了解中國政情的一個方法。當然,這是針對那些已經對中國內地具備一定了解,而且也有思考能力的人們,對於中小學生,紅色之旅,國情教育的方式顯然就簡單直接的多,至於效果?不久前內地媒體報道一批到韶山參觀毛澤東故居的香港中學生,一個學生表示,看完故居,對毛澤東有了更加立體正面的了解。雖然我也知道,這是媒體非要找個正面積極的事例,但是我也相信,香港的一些家長看到這樣的報道,擔心會更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