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沈陽商家究竟懼怕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2-08-08 12:10:09  


 
  因此提高公信力,就要在公信力出問題的點上及時補救,這種補救不僅當時有效,而且能做長遠的積累。公信力對應的不是政府“好”的程度,而是政府“誠實”的程度。而做到“誠實”,無論對一個人或一個基層政府來說,都比做到“好”和“優秀”應當更容易。

  今天的政府其實誰也做不到“特別好”。中國人已經放開眼界,全世界的各種“好”已經看遍,很容易對照出中國的“不好”。而且由於人們的期望越來越高,批評越來越開放,政府只會顯得越來越“不好”。實事求是與公眾交流是各地及各級政府今後的必由之路。

  盡可能公開信息,對公眾不高興的事情也堅持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同時盡全部力量把事情做好,能做好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做不好就向公眾講明原因。這樣做一開始可能會出現額外麻煩,政府的形象會受到衝擊,但時間一長,政府公信力和形象必有全面反彈。

  各地政府都應有信心,中國進步是很快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呈持續上升之勢。任何時候都會有不滿,但民眾的判斷力也是不斷健全的,大家分得清雖然今天不理想,但比昨天好多了,而且明天會比今天更好,能為民眾做到這些的政府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沈陽這次的教訓首先是官方信息來得過晚,直到民間的懷疑在微博上做大才反應過來。對所有公眾關心的問題表態快些,堅決提供真實情況,有問題就承諾改正,神秘的公信力真抓起來,入手就這麼簡單。而且對官員來說,說真話雖有風險,但比說假話的風險要小得多。

【新聞鏈接】沈陽回應導致商戶歇業傳言:未用高額罰款措施(2012年8月8日 《新京報》) 

  新京報訊 (記者龍在宇吳偉)昨日,針對導致眾多商家停業的傳言,沈陽市政府回應,並未集中整治,更未採取高額罰款措施。希望廣大業戶勿信傳言,正常營業。

  6日,沈陽眾多商鋪關門歇業的消息在網絡傳開後,引起廣泛關注。在商鋪關門期間,很多市民反映理不了頭髮、買不著釘子、吃不到午飯。

  政府官微稱傳言不實

  導致眾多商家停業的原因,是在沈陽流傳多日的傳言:許多商戶在政府部門的聯合執法中遭遇重罰,甚至只要開門營業,就會有政府部門前來檢查,並以各種借口做出處罰。

  昨日18時29分,沈陽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就此事回應:近期,一些經營業戶因受不實傳言影響,關門停業。經了解,相關部門除正常管理工作外,並未採取集中整治行動,更未採取高額罰款措施。希望廣大業戶勿信傳言,正常營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