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間保釣遠不等於解決釣魚島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8-15 11:23:17  


 
  在此情況下,中國保釣力量若衝破日本阻攔,靠近釣魚島,乃至搶先於日本議員實際登島,除了宣示主權之外,與官方行動如何銜接和促進,並不清晰,這在保釣史上並不是新問題。事實上,只是就對日本公務船阻擋時衝突的態度和策略,世界華人保釣聯盟秘書長李義強和發言人謝夢麟也是各持“不會硬幹”和“不怕衝撞”兩種相反說法。

  可見,不管是貢獻熱情還是行動,民間保釣遠不等於解決釣魚島問題。

  正如此次日本購島風波,雖然中國媒體完全有理由斥之為“鬧劇”,但突然闖入中國公眾視野的所謂“島主”煞有介事,他究竟是怎麼來的?中國媒體的反應就略顯遲鈍。

  其實,這涉及到一個根本問題,中國維護領土主權的事業光明而正義,因而我們呈現給公眾的文本必然理直氣壯、義正辭嚴,對方必然理屈詞窮。可是,為什麼釣魚島問題還如此棘手,難道不需要加以探討?

  顯然,我們太要面子了。既然存在爭議,恐怕就不能只以無理取鬧待之。事實上,對方得以狡辯之處,往往正是我方在歷史上權利維護的瑕疵所在。必須承認,日本之所以能“竊取”釣魚島,中國歷史上看得不嚴是重要原因。實際上,中日雙方都是70年代傳出該海域有巨量石油儲藏的消息後,突然加強了相關行動的,這一點雙方都不否認。

  因此,保釣若現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剛烈,必須敬佩,但在現實的國際社會取得利益,若只有刺刀見紅一途,恐難免遭人嘲笑。對如何在國際爭端中長期經營,充分運用“准軍事”、“非戰爭”的多樣化手段周旋,逐步轉變態勢,中國官方和民間同樣缺乏經驗和技巧。

  最初級的,百度百科的“釣魚島”詞條就與維基百科的不同,前者完全從“竊取”和“保衛”的角度出發,後者則介紹了各方立場和分歧。如果我們連對方的立場聽都不想聽,又如何談得上知己知彼,對症下藥?須知世上斷沒有因為你的立場天然正確,就自動化解的爭端。

  更遺憾的是,每逢此時,中國媒體上總是充斥情緒化色彩。諸如:“須謹防日本從俄韓受氣往釣魚島撒”。爭端領土實際控制方無論是單方改變現狀,還是想刺激對手,都占有先天主動權,對方除戰爭外難以阻止,此為現實。即使沒有從俄、韓受氣,日本在釣魚島也沒有客氣過,把日本解釋成只知“受氣、出氣”的頑童,是為了通俗,還是從俄、韓身上尋求虛幻的安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