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留學是棵搖錢樹

http://www.CRNTT.com   2012-08-17 11:52:24  


 
  孫志偉說,政策無論怎麼變化,有一項費用是省不了的,那就是留學生的來回機票和假期旅遊費。如果學生年齡還小,即便是寄宿制,他的家人每年總要趁假期去看看孩子,順便當地旅遊購物一把。孩子也可能選擇假期時間回國,或到其他地方游山玩水。從這一點看,留學產業真是一個金礦呀!

記者|任蕙蘭 實習生|趙雅楠

  就像一位中介所介紹的,目前上海有50多個國際高中,但師資根本無法保證這麼多學校開課,大部分注水嚴重,經過優勝劣汰數量濃縮在10個左右才會有質量保證。

  在海外大學,國際學生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鄙視規則”。初高中就到國外念書的學生早已習慣英語授課,但只經過一年預科學習的中國學生英語都比較吃虧,不認真學習就容易掛科,常常依靠融入更早的留學生幫忙改作業的語法,甚至花錢找人代筆寫報告。

  在一些學校,國際學生能輕鬆應付國外大學高昂學費,對付學業時狼狽不堪,逃課,抄作業,考前臨時抱佛腳十分常見。越來越多人體會到,“高齡留學生”很難真正融入本土學生的圈子,甚至無法被較早登陸的同胞尊重。早一點邁出國門似乎是未來的方向。

  那麼,低齡留學生和他們的家長面前,有哪幾份菜單?

  美國:撇奶油

  美國撇走了蛋糕最上面一層的奶油。2010年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首次超過印度,達到12.7萬人,成為美國第一大國際生源地。金融危機以後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留美熱潮年年看漲。上海中智海外教育中心總經理袁正翔告訴記者,成績優秀、家底殷實的學生去美國留學,根本用不著動員。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美國名校都在留學鏈的上游。

  如果學生在國內就讀普通公立高中,想去美國讀大學,畢業要完成9門會考,拿到國內高中學業證明,還要準備SAT和托福考試,對一般高中生來說兩者無法兼顧。所以很多人選擇高中階段赴美。

  美國高中階段是9到12年級,國內學生大多選擇念完初二(8年級)出國就讀9年級,或初三中考後去讀10年級,和美國學生一起上課,一起參加大學入門SAT考試,相當於中國高考。

  SAT是英文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的縮寫,譯為學習能力評估考試。它是由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簡稱ETS)舉辦的。SAT原本是哈佛大學的智力測驗,作為給獎學金的依據。1948年以後,SAT考試成績成為絕大多數美國大學的最基本入學條件之一。

  SAT在全球有很多考點,使得全世界的高中生登上了和美國本土學生同樣的錄取平台,用美國大學認同的標準來顯現考生的能力和素質。

  學生的SAT成績不僅在升學和取得獎學金上發揮重要作用,在美國就業時也發揮著“餘熱”。許多美國大公司在招聘員工時,都要求應征者提供SAT分數,因為SAT高分意味著你很聰明,具備足夠的潛力。

  袁正翔認為,在美國讀高中好處在於,美國高中和大學教育方式一致,學生可以提前適應。美國大學需要學生有自學能力,掌握很多工具,知道可以從哪裡獲得想要的知識,習慣了應試教育的國內高中生去美國上大學,需要一個適應階段。

  “美國高中上課小組學習,老師只給你一個題目,教你一些方法,學生要自己去圖書館查資料,上網學習,經過調查得出結論。老師不按照準確或錯誤打分,只要你最後結果有邏輯性,說得通就行了。”

  另一個好處在於,中國學生在美國念高中,通過SAT的可能性更高。在SAT考試中,國內學生一般數學表現得很好,寫作成績也不錯,因為有作文模板可以套用,但是閱讀(critical reading)成績卻不理想。SAT閱讀題目經常是原著中節選一段,做一個單篇的閱讀理解或完型填空。中國學生沒有看過原著,沒有上下文很難讀懂。

  而美國學校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要閱讀大量書籍,美國高中生書單都是滿滿的,11年級就要讀原版《傲慢與偏見》,在國外念高中比在東方人文背景下成長的學生,在考試時更有優勢。

  美國高中看上去誘人可口,但如何進入是個技術活兒。

  在美國,中學分為公立以及私立兩種,美國公立學校是不能夠接受外國申請者以獨立身份在公立學校長期學習的,只有私立學校才允許接受外國留學生。“美國公立高中實行免費教育,生源來自各個階層,良莠不齊,中國學生出國大多就讀私立寄宿制高中,有些一個班只有8-10人,完全是精英教育,一年花費在4萬美元左右。”袁正翔表示。

  一些學校700名學生中有30多名中國人,幾乎所有國際學生都是中國人,擠走了原來的日本、韓國、墨西哥學生。這幾年“美國高中前100名”之類的排行榜層出不窮,大部分是國內依據學校畢業生SAT平均分給排的。但排名高的學校在美國人看來未必一定是好學校,只是符合“以應試能力論英雄”的中國思維。

  國際學生如果要進入美國私立中學“預熱”,SSAT考試是一塊敲門磚,大多數的美國私立中學都要求留學生參加SSAT考試。美國私立中學一般分為Middle School(5~8年級)和High School(9~12年級)。SSAT按照私立中學的分類,分成了低級和高級兩個等級的考試。5~7年級的在讀學生,無論申請哪個年級,一律參加低級;8~11年級的在讀學生則參加高級。

  SSAT的題型只有兩種,一是寫作,二是五選一的多項選擇題,涵蓋數學、語文和閱讀。私立高中錄取學生不會單看SSAT的成績,還需要參考一下百分比成績(percentile)。舉個例子,例如A同學在前段時間的SSAT成績是2250,percentile是93%,那就意味著A同學的分數比在過去3年中同年級同性別93%的考生要高,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一般來說,在美國排名前30的私立學校基本上要求percentile在80%以上。

  除了SSAT成績,美國名牌高中還要求學生托福達到90分,證明有能力接受英語授課,有些要求托福Junior成績,或不要求托福但會組織內部考試。

  如果不是“考試型”選手,上美國高中還有兩種途徑,可以在每年中學校長來中國時面試,或參與成本比較低的線上面試。每年11月是招生熱季,100多家美國高中校長會來中國,見一見通過校友渠道重點推薦的學生。一些家長也會帶孩子飛到當地面試,順便考察校園環境和國際學生比例。

  美國高中校長來中國時,會把面臨選課的11年級學生家長和去年剛入學孩子的家長召來,發學生成績報告,當面聊一下學生情況。家長感受到國外學校認真負責的工作方式,口耳相傳,出國念高中的學生日益增加。

  袁正翔建議,在國內有實力考區重點中學的學生去美國讀高中最合適,因為以後可以進前50名美國大學,但這些學生如果在國內念高中,以後則基本沒有這種機會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