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大陸專家:馬兩岸政策核心 維持現狀

http://www.CRNTT.com   2012-08-18 01:00:07  


 
  3、對兩岸關係現狀,主張維持目前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現狀,希望“不武制度化”。維持目前海峽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是馬英九兩岸政策的基本內容與核心訴求,也是馬英九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現狀”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2008年5月,馬英九上台執政後,在提及兩岸政策時,“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成了他的口頭禪。對於“三不政策”的具體內涵,馬英九表示:所謂“不統”,就是在我任內不會跟中國大陸討論有關兩岸統一的問題;所謂“不獨”,就是我們不會採取“台獨”的路線;所謂“不武”,就是不用武力來解決雙方的問題。2011年10月26日,馬英九在中常會上表示:他對兩岸關係的立場很清楚,就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堅持“不統、不獨、不武”現狀,而“兩岸和平協議”的立場其實就是“不武”,無關“統獨”,目的是將兩岸“不武”的現狀制度化,以確保兩岸長期的和平和穩定。(8)2012年5月20日,馬英九在就任演說中再次表示:兩岸政策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9)馬英九的“三不政策”是建立在他所認定的兩岸政治定位(“一國兩區”或“一中各表”)基礎之上的,並希望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永久維持台海現狀,這也是馬英九兩岸政策的基本內容與核心思想。

  4、對兩岸政治議題,如兩岸商簽“和平協議”等,均認為“時機不熟”、“沒有急迫性”。近年兩岸政界、學界所提及的兩岸政治議題,主要是指兩岸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和平協議、兩岸領導人互訪等等。2008年選舉時馬英九將推動兩岸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列為競選政見。2008年5月,馬英九上台“執政”後,便以“先經後政”、“時機不成熟”、“沒有急迫性”等等理由,避而不談政治議題。2011年3月8日,馬英九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兩岸政治對話沒有時間表,任內不會和大陸談統一議題,也未曾思考或規劃兩岸定位問題;兩岸目前在經濟、文化各類問題已經忙不過來,根本沒有時間去討論包括政治在內的其他問題。(10)2011年10月17日,馬英九在記者會上再次提出:“未來十年當中,兩岸在循序漸進的情況下,審慎斟酌是不是洽簽兩岸和平協議”。(11)在該議題受到民進黨等“台獨”勢力強烈質疑與反對之後,馬英九又多次強調:唯有滿足“十大保證”的各項條件,才會與大陸洽簽和平協議,而且之前一定先經過“全民公投”。(12)2012年5月20日,馬英九在第二任期就任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沒有與中國大陸討論和平協議的計劃。(13)政治議題似乎只是馬英九的選舉操作,選後避而不談,這已經是老套路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