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蘇貞昌重視與美關係 對驢象兩頭押注

http://www.CRNTT.com   2012-08-20 08:54:44  


蔡英文“從國際走向中國”的思維及策略,蘇貞昌以“拿來主義”的態度採用了?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富權的評論文章“蘇貞昌重視與美關係對驢象兩頭押注”指出,蘇貞昌上台後一系列“親美”舉動值得注意,民進黨新動向顯示,儘管蘇貞昌與蔡英文明中暗里都在“別苗頭”,但蔡英文的“從國際走向中國”的思維及策略,蘇貞昌還是以“拿來主義”的態度予以採用了。文章詳論如下: 

  就在民進黨中央面對黨內掀起“大陸熱”,黨公職人員紛紛赴大陸訪問,因而緊急研擬應對黨內黨公職登陸的“進退教戰守則”的同時,民進黨中央決定在八月底及九月初,分別選派代表團,其成員包括黨務主管、黨團“立委”等,前赴美國參加共和黨及民主黨的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以求近距離觀察美國大選,並和兩大陣營競選團隊與其外交政策幕僚交換意見。另外,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不顧黨的經費緊拙,正在考慮駐美與駐日代表的人選,其中駐美代表處已送交美國審查中。據說,民進黨駐美代表處正式成立的時間點,與美國總統大選互為牽動,不論民主黨繼續執政或共和黨重新上台執政,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可能在美國總統大選態勢底定後再成立。此外,蘇貞昌本人也計劃在美國大選之後出訪美國,希望屆時能見到層級較高的官員。此顯示,儘管蘇貞昌與蔡英文明中暗里都在“別苗頭”,但蔡英文的“從國際走向中國”思維及策略,蘇貞昌還是以“拿來主義”的態度予以採用了。這與蔡英文“挪用”蘇貞昌的“台灣共識”相比,算是兩者之間扯平了,沒拖沒欠。

  值得注意的是,蘇貞昌的此一系列的“親美”舉動,是由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劉世忠籌劃並出面推動的。這本是理所當然,也本是他的職務所在。但聯想到劉世忠的經歷及作為,他過去就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的副主任,陳水扁上台後,曾進入“總統府”為陳水扁充任“外交”決策的近身智囊,後來還出任“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委。在陳水扁下台後遠赴美國華府智庫“希普金斯研究院”擔任訪問學者期間,進行陳水扁執政時期台美關係研究計劃的資料搜集與訪談,總結了美國對陳水扁推動“一邊一國”、“防禦性公投”、應對《反分裂法》、“廢統”、“入聯公投”等五大案例的態度,並在於前年出版的《歷史的糾結--台美關係的戰略合作與分歧(二零零零--二零零八)》一書中指出,以布什曾是對台灣最友善的美國總統變成最討厭台灣的美國總統的演變過程和教訓中可看出,陳水扁在任內不斷向美方表示他所推動諸如“憲改”、“終統”、“正名”與“公投”等議程,都是旨在深化台灣民主,但華府卻深信陳水扁濫用美國對台灣的善意支持以遂行其個人島內政治目標,甚至枉顧美國國家利益與兩岸穩定。這是在陳水扁下台之後,華府卻普遍仍對“陳水扁夢魘”有揮之不去的恐慌,深怕民進黨重新執政會再次出現“第二個陳水扁”。而在蔡英文“勝選在望”時,劉世忠又與羅致政、吳劍燮合著《台灣民主鞏固--政權輪替的國家安全挑戰》一書,為在二零一二年若出現第三次“政黨輪替”時,蔡英文可能會面臨的各項國內外危機,及如何因應“國家安全”的挑戰提供學術智囊建議。這就使人直覺地感受到,劉世忠正在運用其豐富的美台關係研究論述影響蘇貞昌,力圖改善民進黨與美國的關係,而且也分別押注在美國共和黨、民主黨的身上,爭取其對民進黨重新執政的支持,並力圖使美國人相信,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再也不會有陳水扁衝撞台美關係的事情發生。即使是仍然堅持“台獨黨綱”和《台灣前途決議文》,但也不會在行動上得罪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