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港式醫院是醫療改革的體制外鮎魚

http://www.CRNTT.com   2012-08-20 11:54:17  


 
港大深圳醫院能全國推廣嗎

  2012年08月20日02:16 來源:新京報 張海通(醫生)

  國內公立醫院改革應該多學習其他國家、地區的全民免費醫療制度中患者有效分流轉診、就醫平等、醫患和諧、有效保障等……而不是比高端硬件、員工薪資。

  據《人民日報》報道,7月,由深圳市政府投資35億元興建、深港雙方共同組建團隊管理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正式試業。根據深港雙方合作協議,港大深圳醫院將堅持公立醫院屬性,保障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醫院因為致力“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與非營利分開”而備受矚目。

  近年來,民眾對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保障模式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對於港大深圳醫院的試業,公眾最關心的地方也是,這種富有“香港特色”的公立醫院能否在國內得到廣泛推廣?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筆者卻認為,其推廣前景並不那麼樂觀。

  首先,深圳市政府為興建這所醫院,先期投入了35億元,這筆巨資在國內廣大二三線城市,至少可以建成十所以上高規格的三級大型醫院。而在廣大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不少地級市一年的財政總收入也不過如此。即便大大縮小其建設規模、標準,將醫務人員動輒一兩百萬的高年薪縮減到十分之一,它給地方財政帶來的壓力,在廣大的二三線城市也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會說,興建港大深圳醫院的積極意義,不在於仿效其硬件以及員工薪酬標準,而在於學習其良好的管理制度等軟件。譬如,試業期間,該醫院由於採取門診全部預約制度,每天300人次門診量全部“約滿”,院內秩序井然。然而,能享受到這種高效、舒適醫療服務的也只是區區300人。即便公眾相信這種預約模式非常公平,這300人確實是靠排隊獲得就診的機會。可是,如此微不足道的醫療服務量,相對於納稅人幾十個億的巨大投入是不是顯得太低效了呢?

  此外,該醫院在收費上實行全科門診“打包”收費制度,即每人每次130元,包含掛號費、診金、不超過7天的藥物及常規標準檢驗檢查和衛生耗材的費用。由於就診人次限定,收費標準不高,可想而知,其營利能力必然相當有限。那麼,運行這種如此高規格的醫院運行所需的巨額經費,譬如醫生動輒一兩百萬的高年薪將從何而來?或許主要靠財政補償!但如此巨額投入,能讓廣大市民獲得多少醫療實惠,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當然,筆者並不否認港式全民免費醫療保障模式的優越性,更不否認國內醫療保障體制亟待改革。要從根本上紓解普通公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彰顯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讓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是不二的選擇。然而,既然財政來自於全體納稅人的貢獻,投入到公立醫院中的錢當然應該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盡可能為更多的普通公眾帶去福祉。

  因此,國內公立醫院改革應該多注意學習、吸收發達國家、地區實行的全民免費醫療制度中患者有效分流轉診、就醫平等、醫患和諧、有效保障等等……這些才是全民免費醫療體制中最先進、最富有生命力的東西。而不能借著學習先進醫療制度之名,和那些發達國家、地區的醫院攀比高端硬件、員工薪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