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轉型的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2-08-23 08:28:10  


中國經濟存在的深層結構問題使中國有可能因改革而帶來新一輪增長熱潮。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訊/7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6%,上半年增長7.8%,這是三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首次跌破8%,創下十三個季度最低點。

  《小康•財智》發表財經評論人李戴克文章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減緩已是不爭事實,連續六個季度增長速度持續放慢是改革開放以來僅有的現象。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全球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在歐美經濟疲軟至可能重新陷入衰退的環境下,中國這一經濟巨輪何去何從不僅中國投資者及普通市民關注,全球的決策者及投資者也寄望中國能幫世界出把力,把全球經濟拉回增長的軌道。

  文章稱,今年第二季度7.6%的增長率並不低,但是問題的焦點是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何時止跌,何時見底回升。

  已經公布的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數字並不樂觀,並且領先指標也指向更加悲觀的前景。總理溫家寶在7月中旬的四川調研中就曾指出,當前經濟還沒有形成穩定回升態勢,經濟困難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在上半年數據公布之後,復旦大學謝百三教授就警告各方應高度警惕與重視,他稱現今情況已比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經濟下行時的情況嚴重。一方面,現今的下行是在房價高漲推動國內生產總值的情況下發生的。另一方面,在今年第一季度的8.1%中包含了二月份多出的一天,相比上年同期多出了九十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考慮上這一點,實際第一季度增速已在8%以內。

  即使數據已是三年最差,國際上許多著名機構及經濟學家對此數字仍有疑慮。

  瑞穗證券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應注意到近幾個月不斷向下的經濟狀況,企業所面臨的經營困境,以及政府的各項刺激經濟的緊急措施。

  官方的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向下的深度及廣度是多年罕見的現象。例如,占有市場經營優勢的國有企業上半年利潤同比下降11.6%,而201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22.3%。自2011年初開始,國有企業累計利潤同比增長率便一路下滑,從2011年1-2月份29.4%的增長率跌至今年年初的零增長。而上半年1-6月的同比增長率更是下跌到了-11.6%,與上年同期增長率相比下降33.9個百分點。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資委監管的117家中央企實現淨利潤3870億元,同比也下降了16.4%,而2011年上半年的增長率為14.6%。同樣,中國最大的117家壟斷企業今年上半年與2011年同期相比增長率也下降了31個百分點。

  以地區來看,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幾個地區,上海及北京增速為7.2%,並列31個省與直轄市經濟增速倒數第一位。而廣東省及浙江省增速為7.4%,並列倒數第二位。

  對於習慣了漂亮數據的中國人而言,上半年的數據讓他們極為悲觀。有關出台新的“4萬億”刺激計劃,再一次放鬆貨幣政策,放鬆房地產調控,通過加大政府投資穩定增長的呼聲四起。很顯然,如果真的出台這樣的舉措,宏觀經濟的數字肯定會改善。也有很多經濟學家認為通脹的持續回落為政府的宏觀經濟提供了空間。摩根大通預測2012年中國第三季度的居民消費指數增幅將下降到2%以下,將為政府進一步出台貨幣寬鬆政策提供更多空間。但這種刺激政策的負面效應之大、成本之高,已成為決策者及多數專家的共識。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