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囂張”背後的內憂外患

http://www.CRNTT.com   2012-08-27 09:30:45  


野田執政近一年來,支持率不斷下降。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訊/近來,東亞局勢走在風口浪尖。領土糾紛總爆發,中日、日韓關係動蕩。

  24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表示,今後將強化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日本島嶼”周邊的警備,自衛隊將參與“島嶼治安”工作。他還敦促韓國將獨島(日本稱竹島)問題共同提交國際法院。當天,日本眾議院通過釣魚島、獨島“決議”,宣稱兩島均是“日本領土”。這一系列事件讓整個東亞緊張到幾乎窒息。

  而在這中間,美國因素無疑火上澆油。23日,美國再次作出釣魚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的表態。美國共和黨競選綱領委員會近日批准了其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外交政策草案,要求對中國力量“堅決回應”。這標誌著羅姆尼完成了其一整套對華強硬政策。

  內憂外患下的抉擇

  日本對外氣勢汹汹,主要著重內政。為了即將舉行的大選,野田內閣和執政的民主黨希望以對外“強硬”的態度賺取民眾和輿論的支持。

  野田執政近一年來,支持率不斷下降,剛剛通過的增稅計劃更讓日本國內怨聲載道。以此議題為界,民主黨大分裂,使本已無力支撐日本政局的民主黨陷入上台以來的最大危機。

  現在看來,打對外強硬牌多半是杯水車薪,小澤出走後的這次大選勢必將成為野田的告別演出,同時也許還會終結短暫的“民主黨第一王朝”。

  通過這一系列動作,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國際戰略正悄然巨變。2009年民主黨上台後,鳩山由紀夫推動“東亞共同體”在日本國內熱議。然而,此後鳩山下台,前原誠司控制日本外交,2010年9月的“撞船事件”更使中日陷入持久僵局。在日本國內,地震、核輻射、國內經濟不景氣等棘手問題則讓民主黨聲望日降,“東亞共同體”戰略也就“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內憂猶可違,外患不可活。普天間基地問題使民主黨既得罪了本國人民,又把與美國的矛盾徹底表面化。究其根本,作為離岸平衡手,美國希望東亞局勢保持適度的緊張、微妙的平衡,將中日分而治之,使雙方均有求於它,從而坐收漁利。因此,“東亞共同體”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主導,都與美國的根本利益相衝突。於是,美國調整其全球戰略,重返東亞。

  面對美國“重返東亞”,日本內部的爭論愈演愈烈。最終,由於民主黨執政能力的薄弱,“親亞”勢力式微,最終滑落到“聯美制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