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雙重國籍迷局

http://www.CRNTT.com   2012-08-31 08:42:16  


環球雜志第17期封面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訊/雙重國籍讓個體、讓國家變得更好還是更糟?多一重國籍,是多一重自由,還是多一重枷鎖?多一層認同,是多一個選擇,還是多一些痛楚、掙扎和凶險?《環球》雜誌登載文章“雙重國籍迷局:國家忠誠與個人自由兩難選擇”:
 
  雙重國籍迷局

  圍繞雙重國籍,從來不缺少爭議。

  擁有雙重國籍者,可以更便利地穿梭在兩國之間,享有兩國國民的權利和福利,同時也用他們的智慧為所在國發展作出貢獻;但作為硬幣的另一面,雙重國籍也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模糊了國民的忠誠度,甚至是國家危機時刻的“不定時炸彈”,因國籍爭端,就曾引發過外交摩擦乃至嚴重衝突。

  雙重國籍的特殊身份,還成為某些人違紀違法的途徑。今年4月11日,《人民日報》就刊發中紀委研究室研究員邵景鈞的評論文章指出,有的違紀違法人員,“把作案地選擇在國外、境外,或者將贓款贓物轉移到國外、境外”;還有甚者,“通過各種關係,秘密取得外籍身份或者雙重國籍”。

  對於兩重乃至多重身份帶來的問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在《身份與暴力——命運的幻覺》一書裡曾提出過一個悖論:賦予人一種單一的身份認同,無疑是罔顧事實並非常危險的;但是很多人在多重身份認同的重叠幻覺裡迷失了方向,變成了情緒動物,從而也失去了自由。

  這或許也是雙重國籍的悖論,雙重國籍讓個體、讓國家變得更好還是更糟?多一重國籍,是多一重自由,還是多一重枷鎖?多一層認同,是多一個選擇,還是多一些痛楚、掙扎和凶險?

  雙重國籍:蜜糖還是砒霜

  一位90歲的二戰德國老兵給州長寫了一封信,信裡寫著“太可怕了,我們的國家發生了什麼?讓一個英格蘭人掌握權力!”第二天州長就給那位老兵打電話,告訴他,“首先,我不是英格蘭人,而是蘇格蘭人,而且,坦率地說,我是德國人。”

  《環球》雜誌記者/張誠 (發自東京)

  《環球》雜誌記者/權香蘭 (發自首爾)

  《環球》雜誌記者/郭爽 (發自洛杉磯)

  《環球》雜誌記者/林昊 (發自吉隆坡)

  《環球》雜誌記者/張月 (發自北京)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雙重國籍亦然。

  有些國家視雙重國籍如蜜糖,將其作為招攬人才、統合移民的利器。有些國家則視之如砒霜,認為雙重國籍的存在是國家隱患。還有些國家游離於黑白之間,默許這一群體的存在卻未從法律上賦予其合法性。

  如果雙重國籍是一道河,承認與不承認的國家分列河的兩岸,左右相對隔河辯論,是越辯越明還是最後變成一筆糊塗賬呢?

  他,到底有幾重國籍

  這是一個讓不少嚴肅的法學家們抓狂的情境題:一名孕婦乘坐英國航空公司一架從倫敦飛往美國波士頓的飛機,途中遭遇氣流,孕婦要分娩,飛行員得到了加拿大機場的著陸許可,飛機著陸的同時嬰兒降生了。母親是埃及人,持美國護照,飛機從英國起飛,目的地是美國,但是卻降落在加拿大。

  問題來了,這個嬰兒該算哪國人?有幾重國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