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學生何必著急赴美留學?

http://www.CRNTT.com   2012-08-31 12:56:44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訊/華聲在線日前登載專欄作家吳澧的文章“中國學生何必著急赴美留學?”,文章說,去美國,當然好。但要說不去美國,就會被比下去,就會分在下一層,卻也未必。美國有很多地方好到令人頭暈,但美國初等教育有很大缺陷。國內認為美國教育培養批判性思維而不是死記硬背。但是,如果腦袋是空的,沒有足夠的死記硬背知識,他的批判必然也是空的。

  近日,去一所美國大學開會。校園裡見到一些中國新生,按習慣問國內哪所大學畢業的,竟有一多半答:高中畢業來讀本科。真是“老革命遇到新問題”,中國留學生的組成大變化了。

  既然有這麼多人出國讀本科,勢必形成輿論,甚至攀比。《中國青年報》8月23日《金錢鋪就美國大學路》報道中,一位經濟不寬裕的同學說:“好像從出生起就被分層了,有錢的同學可以出國讀大學、讀高中、讀初中,我們想都不敢想。”一名留學中介人員也感嘆:“他們的真誠令人感動,他們的努力讓人嘆服,他們的懂事讓人流淚”。擔心那些家庭無力承擔留學費用的優秀學生受不住失望打擊,他“總要勸阻他們的留學想法,因為獲得獎學金實在太難了”。

  去美國,當然好。但要說不去美國,就會被比下去,就會分在下一層,卻也未必。杜甫《戲為六絕句》雲:“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批判性對待各種潮流,親近知識的正道,以中美多師為師,自是最理想。若為申請美國大學,放棄高考,將高中的時間都用在考托福和滿足美方升學要求上,卻只是從中國單師轉向美國單師而已。

  美國有很多地方好到令人頭暈。比如,許多美國人有著比小說更神奇的家族故事。認識一位醫生朋友。其祖父在德國納粹(所謂“國家社會主義”)時期被抓進集中營。作為醫生,要給被關者治病,行動相對自由,他設法逃了出來。那時有幾個拉美國家開門接納歐洲白人,祖父逃到智利。1970年智利左派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上台。其父已是醫生,一聽“社會主義”又來了,打打包就逃到加拿大,然後轉來美國。他家三代人,祖父是德語名字漢斯;父親是西班牙語名字胡安;朋友美國出生,取英語名戴維。在美國,就是不上學,天天混在街上,聽各路人等講講他們漂流世界向美國的經歷,學到的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語言學和歷史地理等知識,都比國內十所大學所能提供的還要多十倍。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