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支柱產業理應漸進化多元化

http://www.CRNTT.com   2012-09-10 08:23:13  


房地產在中國目前支柱產業中的作用確實偏重
  中評社北京9月10日訊/重慶1.5萬億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再造工業重慶的基本方案已具雛形。上海證券報發表國信證券博士後工作站博士後俞開江文章表示,該方案是顯示中國經濟重回實業,逐步調整支柱產業的一個重要信號。

  目前中國的支柱產業主要包括有色金屬、汽車、鋼鐵、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紡織、船舶製造、石油化工、房地產和輕工業。其中,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超過10%,一些城市甚至高達50%以上,而國際公認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占GDP比重一般不超過5%,房地產在中國目前的支柱產業中的作用確實偏重。

  文章稱,從城市化視角來看,一國的城市化進程可以分三個階段:在城市化率達到50%以前,是農村向城市轉化的階段;城市化率在50%至70%之間,是從小城市進化為大城市的過程;城市化率在70%以上,是大城市郊區化的過程。去年,中國城市化率為51.27%左右,與發達國家80%以上的城市化率相比,仍有大幅度的提升空間。《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10)》也顯示,中國城市人口數量剛達到6.1億,每年估計增長將近一個百分點。未來20至30年,中國城市人口將升至占總人口的75%左右,還有將近6億農業人口走進城市。因此,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房地產行業仍具備成為支柱產業的條件,因此似也不應在短期內大幅削弱,而應逐步將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美國、德國和日本等世界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顯示,工業化過程就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和支柱產業不斷變遷的過程,工業化發展階段決定了一國支柱產業的大致範圍。以美國為例,1860年以前,輕紡產業占主要地位;1860年至1900年鋼鐵、煤炭快速增長,並出現電子、化工和汽車產業;1900年至1950年重化產值超過輕紡產值,鋼鐵、機械製造和化工產業迅速發展。二戰後,美國重點發展資本集約型產業,把鋼鐵、汽車、機電作為支柱產業;1970年以後,大力發展技術集約型產業,如航天航空、IC、計算機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1990年以後,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加強了信息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參照美國的發展歷程,中國目前處在工業化中期的後半階段,在這個階段支柱產業主要是重化工業。就這點來說,中國目前的支柱產業仍應定位在鋼鐵、機械製造、化工產業、汽車和機電產業等產業上。但中國應走符合自身國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依靠信息技術、節能技術以及環保技術等領域的創新,發展集約式、高效益的重化工業發展路徑,同時也應加快如航天航空、IC、計算機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集約型產業和信息產業的進程,實現支柱產業的漸進化和多元化。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