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關於麻城課桌事件的追問

http://www.CRNTT.com   2012-09-10 10:36:18  


 
  有校長說,上世紀90年代“普九”時,教育部門曾統一為學校配過課桌,但因使用時間過長,絕大多數當時採購的長條形課桌都已用壞,現在的課桌都只能靠家長自備。

  有官員說,麻城市僅今年校舍安全工程等項目,需地方財政配套投入4000萬元左右,“這些資金的用途都已十分明確,沒有一項可用於添置課桌椅”。

  這樣的解釋讓公眾更加感覺到困惑而難以釋懷:難道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不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連課桌都沒有,還能叫學校嗎?自帶課桌現象是否還要在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延續下去?

  事件繼續朝戲劇化的方向發展。

  9月9日,公眾終於等到了自己期待的結果。新華社的報道說,針對部分學校新生秋季入學時需自帶課桌上學的情況,湖北麻城市計劃在未來兩個月內為全市所有學校配齊標準化課桌,結束學生自帶課桌上學的歷史。

  這注定又是一次輿論監督的勝利。

  讓人寬慰的結果出現了,但我們卻沒有絲毫輕鬆的感覺。

  要知道,有學校必有課堂,有課堂必有課桌,這是婦孺皆知的常識問題。然而,新生自帶課桌上學這樣違背常識常理的事情卻在麻城順順利利地出現了,而且出現得似乎合情合理有根有據,直到輿論關注才得到真正解決。要是沒有公眾和媒體的介入,這樣有悖常理的事情難道就如此輕描淡寫地一年又一年地滑過去了?

  更加要追問的是,這些原本讓人看不到解決希望的問題,為什麼公眾一監督、記者一採訪、領導一關注,卻三下五除二般地得到了徹底解決?難道這些問題原本就不是什麼難題?還是早先的計劃決策不合時宜?如果是後者,有沒有官員需要為此承擔責任?

  我們常說,民生大於天。為什麼一到具體事情,一到衣食住行以及上學、看病、就業這些關乎百姓生計的大事,我們總難以感覺到相關部門拿出“大於天”的勇氣來解決問題的誠意?

  麻城只解決了麻城的問題,那麼其他有類似情況的地方呢?

  自帶課桌上學只是眾多民生問題之一,那麼其他民生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