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陶冬:十八大與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2-09-21 08:51:52  


 
  跌落財政懸崖機會不大

  今年底美國將要面對「財政懸崖」的問題,一方面國會要就進一步削減財赤達成協議,另一方面布殊年代留下來的減稅措施到期,兩者加起來的效應,足以打擊美國經濟。陶冬指財政懸崖會替金融市場帶來很大的不安,但真的令經濟掉進懸崖的機會不大。“自殺的人可能會瞬間衝動跳樓,但一個人不可能靠雙手把自己勒死的,因為到一個程度,你就會鬆手。”

  他說民主、共和兩黨會以此來作為政治籌碼。

  “我甚至認為會拖到明年1月1日之後,但兩黨玩到一定程度就會收手。”

  至於歐洲央行早前公布無上限的買債計劃,陶冬認為,對紓緩歐債危機的恐慌,有進一步積極作用,但跟以往的措施一樣,都只是把問題往後推。“今天不過是買一段時間,試圖通過貨幣政策一勞永逸解決財政問題,是痴人說夢。”

  訪問當天正值國民教育爭議最高峰時,一向愛分析宏觀經濟形勢的陶冬,也談起對香港的種種感受來。“我最近經常罵香港,這反映我對香港有一份愛。我會說希臘要破產,但希臘不值得我去罵,罵本身是一種愛,一種關心。”

  金融業旺貧富懸殊惡化

  “我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個浮萍,去過很多個城市,香港是我留得最長的城市。”他形容如今的香港是“一好遮百醜”。“一好就是金融業,零售業也還可以,不過那是阿爺給的,因為是靠自由行。今天港府部門中、半政府機構中,有幾家在為人民幣國際化後香港的地位做未雨綢繆的?又有幾家做出成果來的?真正做的只有一家,就是港交所。”他指“一好”替香港帶來了繁榮。“今天香港的金融業的確不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但後面掩藏的危機,好像大家都覺得不存在了,就是貧富懸殊的問題,這10年中低層生活沒有改善,還在惡化。機會愈來愈少,產業競爭力下降。我想等到人民幣國際化之後,香港的出路在哪裡?”

  陶冬說從今年人民幣國際的措施一招接一招推出,就知道人民幣國際化會來得較市場預期為快。“若我們看不到這5年10年國際中國的大環境怎樣轉變,就不知道危機的腳步已經在走近。”

  調整結構破壟斷內地救經濟需時

  陶冬指出,中國經濟的核心病征是民間投資熱情不再,他開出的藥是結構調整、打破壟斷,惟要貫徹實施就急需中央政府的政治智能和政治決心。陶冬指出,中國領導人新班子要出招調結構,絕不是一年半載可以做到的,所以他看淡未來幾年的中國經濟。

  中國領導班子的權力交接與美國截然不同。相比美國總統換屆,從11月大選到來年1月宣誓就任,2個多月就可以完成權力交接,陶冬認為中國的換屆前前後後大約需要5年,即交班前3年、交班後2年。“新的領導人要進到辦公室,而且要坐穩了才能做事情,這個真不是十八大開了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換屆待坐穩需2年才可出招

  不過,十八大會議過後,貨幣、財政刺激政策還是會稍有增加,但在缺乏結構調整情下,這些政策無力扭轉中國經濟持續降溫的局面,因此陶冬認為,中國經濟目前正處於一個偏低增長期的起步之初。“我們現在看到許多部一級的措施在出台,人行、商務部都在出措施,但總的來說給我的感覺是皇帝不急太監急。”要打破壟斷,就勢必會傷害一部分集團的利益,“這就遇到阻力,需要政治智能,也需要政治決心和鐵腕來貫徹,現在我還沒有看到這種決心。......這是個考驗,不是半年之內可以解決的”。 (作者:李萌 高志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