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房價瘋漲10年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2-10-03 09:49:45  


  最中評社北京10月3日訊/近一輪自2009年底開始的樓市調控,經歷兩年多的努力,終於顯露曙光。但隨著最近幾個月穩增長措施的加速推出,樓市價量和市場預期又一次出現了反彈的跡象。

  六月份的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樓市成交量出現明顯的底部回彈,房價出現環比增長的城市數自去年10月後第一次超出環比下降的城市數。隨著北京新地王的出現,樓市是否會出現報復性反彈的擔憂開始上升。為何中國房價在過去的10年裡幾乎一直都處於上漲狀態?

  過去10年中國的房價出現大幅度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四個:房產的改革、政策的配合、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進程。

  房產的改革

  “吃、穿、住、行”是人生四件大事,房子解決了住的問題,所以非常重要。但是在過去,城鎮居民解決住房問題主要靠三大法寶——“等、靠、要”,即等國家建房、靠組織分房和要單位給房。簡單來說,就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分配制。

  1978年,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提到了住房改革的問題,他提出了“動員個人手裡的錢,來解決住房問題”的設想,當時主要出於兩個考慮,一是拉動經濟,二是國家財力已經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住房需求。

  1980年,小平同志又一次提出,“新房可以賣,舊房也可以賣,可以分期付款,也可以一次性付款,根據房價來提高房租。”這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活躍指明了方向。

  住房改革開始提上議事日程。當時住房改革有兩條思路:第一條思路是以租金改革為起點,當時租金太低,必須對低租金進行改革;第二條思路是不以租金改革為主,而是以住房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以出售公房為重點。這樣思路就是以市場化分配為主體的商品房運作制度,該思路成了中國房產改革的主要思路。

  到了1998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這個文件的推出,標誌著中國開始正式進入商品房時代。

  該文件明確提出: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通知還要求,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後,新建經濟適用房原則上只售不租,同時要全面推行和不斷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

  中國實行了40多年的福利分房制度從政策上退出歷史舞台。中國人開始向“居者有其屋”的商品化住房時代演變。

  住房制度的改革帶來了房地產的繁榮,居住條件的改善也帶來了房價的扶搖直上。特別是進入21世紀之後,2001~2003年,全國房價年漲幅還比較緩慢,可過了2003年以後,房價猶如坐上了火箭,一飛衝天,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熱點城市的部分房價甚至在短短一年內翻了一番,各地“地王”也紛紛登場。

  由此,房地產成為一個暴利行業,連年榮登“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榜首,業內曝出商品房利潤超過30%,有的甚至能達到50%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