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應該重視謝長廷兩岸政策論述

http://www.CRNTT.com   2012-10-08 08:30:03  


謝長廷如何整合黨內有識之士,將是他新論述成敗的關鍵。
 
  看到這個題目,不少人會覺得,現在討論“為時尚早”。的確,謝先生的論述目前尚處於“成長期”,最終結果如何,確實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實踐證明,有些事情,必須等到情勢明朗、塵埃落定,我們才應該表態;可還有些事情,在它正處於變化過程時,我們就應該主動作為,引導其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對於謝長廷先生的兩岸政策論述,我們用心觀察後也會發現,儘管目前“這一概念的具體意涵尚不清晰”(1),但也確有值得肯定和回應的可貴之處。它的出現和存在本身,即是對民進黨現行大陸政策思維的衝擊,具有積極意義,所以,不管它能否成功上升為民進黨的意志、政策,我們都應超越“聽其言、觀其行”的被動性,增強“交其心、促其變”的主動性,爭取使其發揮盡可能大的正面作用,展現我們期待民進黨人士回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確道路上的誠意,引導和推動民進黨加快大陸政策轉型。

     謝長廷探索的可貴之處

  (一)截至目前,謝先生的論述儘管仍然不足以作為民共對話的政治基礎,但朝著正確方向作了積極努力,走出了可貴的第一步。

  眾所周知,台灣地區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是一部“一中憲法”,其蘊含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是兩岸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但多年來,民進黨奉行“借殼上市”的所謂“務實台獨”路線,始終否定、抵制和醜化這一法理,成為兩岸和平發展事業的最大干擾因素和破壞力量。民共關係正常化的政治障礙遲遲得不到排除。

  而謝先生的言論表明,他看到了兩岸和平發展這一時代潮流對民進黨的巨大衝擊,認為“未來民進黨在兩岸關係持續被邊緣化,不管在民主、人權或經貿交流的議題上,著力點都會更少”,“如果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調整,我對下一屆的‘總統’選舉還是很不樂觀”(2);肯定了“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內涵”,認為“‘憲法一中’是事實”(3),“應用這部‘中華民國憲法’,爭取台灣人民最大的利益、與大陸交流,讓台灣穩定”(4);提出了利用“中華民國憲法”構建民共兩黨政治互信的初步設想,認為“民進黨應該在兩岸關係上跟國民黨一致”(5)。這些理念主張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建設性和可行性,與大陸近年來對“中華民國憲法”之“一中內涵”的肯定和保護態度,客觀上具有一定一致性,有利於推動兩黨“相向而行”地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棘手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展現互動誠意,化解敵對氣氛,為初步構築政治互信創造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