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姚志勝:謝長廷“開展之旅” 邁出重要一步

http://www.CRNTT.com   2012-10-08 08:56:43  


謝長廷8日晚間在“老舍茶館”前。(中評社李文輝攝)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訊/台灣民進黨重量級政治人物謝長廷訪問大陸,與國務委員戴秉國、國台辦主任楊毅、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會面,在海峽兩岸引起廣泛關注。謝長廷的“開展之旅”、“破冰之旅”,對未來開啟民進黨高層政治人物訪陸乃至民進黨直接與大陸對話溝通,具有重要政治意義。謝長廷提出的“憲法各表”,被台灣學者認為是民進黨內最接近“九二共識”的論述,與“台獨”有明顯區別。謝長廷應更進一步,在實質上承認“九二共識”,以為民進黨打開與大陸溝通接觸的大門建立共識基礎。若民進黨與大陸建立溝通交流關係,既有利於台灣內部族群和諧,更有助在鞏固兩岸經貿發展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兩岸政治互信,推動兩岸關係的長期和平發展。 

一、破政治禁忌 帶動綠營務實看待大陸 

  謝長廷是民進黨“四大天王”之一,又曾擔任台灣“行政院”院長、民進黨黨主席等重要職務,在台灣政壇具有重要影響。謝長廷這次訪問大陸,被視為具有突破性的意義。謝長廷作為民進黨“天王”級的代表性人物,敢於邁出訪問大陸的一步,對綠營而言,有一種破除政治禁忌的效應,顯示民進黨高層政治人物願意與大陸溝通,願意主動登陸了解大陸,以務實的心態面對大陸的發展,有利於帶動綠營將意識形態放在一旁,去認識大陸發展的實況。這可能成為開啟民進黨高層陸續訪問大陸、與大陸進行對話的一大步。 

  其實,謝長廷此次登陸的“開展、破冰”之旅並非偶然,是其個人因素和台灣整個政治生態轉變的作用結果。謝長廷在12年前擔任高雄市長時,首次提到高雄與廈門是“一國兩市”的說法,當時就打算到訪廈門,只因遭到民進黨的阻攔而未能成事。 

  謝長廷的大陸之行,反映出在兩岸交流日益頻密的大趨勢下,台灣綠營傳統對兩岸關係看法的僵化思想桎梏開始被打破,推動他們認真思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道。民進黨前黨主席蔡英文肯定謝長廷踏出這一步是很有勇氣,並給予祝福,也希望透過這次出訪,強化兩岸之間的認識與了解,讓兩岸關係能朝著相互尊重的有利方向發展。民進黨另一位重量級人物陳菊對謝長廷訪陸樂觀其成,更用自己曾經登陸訪問的經驗鼓勵其他民進黨人士可以陸續登陸參訪,並要求他們以良善、自信與正面的態度面對大陸。可見,在綠營內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台獨”的老皇曆已昧於時勢,他們必須要有新的思維,尋找新的出路,為民進黨開啟與大陸的交流創造有利環境。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立場,這也是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不可迴避的問題。對於政治上如何定位台灣和大陸的關係,謝長廷表示,“我們不認為有‘九二共識’4個字”。他提出“憲法各表”作為替代方案。有台灣學者指出,不論謝長廷主張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或“憲法一中”,這是民進黨內最接近“九二共識”的論述。謝長廷提出的“憲法一中”,儘管在“一中”的內涵上與大陸有明顯分歧,但至少明確是在“一中”的框架下建構兩岸關係,而非定位為“國與國”的關係,這就與“台獨”有明顯區別。謝長廷應更進一步,在實質上承認“九二共識”,以為民進黨打開與大陸溝通接觸的大門建立共識基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