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用常識解讀中國人的幸福

http://www.CRNTT.com   2012-10-15 11:23:53  


 
追問幸福,不如追問那些導致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的獲得,在極大的程度上卻是由於消除了對自我的過分關注。”

   ——勃蘭.特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讓中國人幸福只需常識

  《經濟學人》在2011年10月12日發表了一份衡量幸福指數的報告,報告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研究了從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中提取的數據分析了“幸福”、“收入”和“平等”的關係。在參與幸福感調查的主要國家裡,中國人的幸福感指數不容樂觀。而且感覺最好的中國人和感覺最差中國人的感受(幸福落差)出現了巨大的分化。

  這些數據證明了:雖然國民收入雖和幸福有密切關連,但心理和社交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也是幸福關鍵。幸福沒有想象的深奧,營造出一個平等開放的環境即可。這裡還有一個來自“幸福國度”不丹的例子,這個國家正在用實踐踐行如何“用常識追求幸福”。

  不丹老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早在40年前就提出,應將“國民幸福綜合指數”(Gross NationalHappiness:GNH)用作一個衡量國家進步程度的尺度,作為一種與國內生產總值(GNP)有別的模式。不丹還將幸福定義為“令人陶醉的環境、充滿活力的健康、牢固的人群關係、有意義人生和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地處印度和中國兩強之間的內陸山國不丹,雖然仍是世界上最貧窮、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人口不足80萬,人均月收入僅為110美元左右,多數人口年收入不到2000美元。但由於不斷追求以上幾點,在《商業周刊》的評選裡,它成為亞洲最幸福的國家,在世界上也排名前八。

  結語:中國人幸福不幸福,想要答案只需常識;要中國人變得更幸福,也只需常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