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邵宗海:十八大政治報告涉台部份兩個亮點

http://www.CRNTT.com   2012-11-14 09:33:21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
  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訊/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今天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十八大“政治報告”涉台部份沒新意有亮點》表示,十八大政治報告涉台部份有兩個對兩岸關係推動有積極意義的“亮點”,值得推薦給關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人士作一個參考。該文內容如下:

  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涉台部份,只有700多字,11月8日由胡錦濤在會議首日宣讀。

  首先,由於這篇報告,特別是涉台部份只是重大宣示的其中一項,既要在文告中涵蓋所有涉台的指導思想,也須重申多年下來堅持的一中原則與統一立場,加上一面須強調出中華民族的血脈聯結,另方面也須突顯出反對台獨的立場,因此相對就壓縮了中共中央企圖在未來五年內,希望開展涉台政策內涵的空間。

  其次,很多在報告中出現對所謂“台灣問題”需待解決的“用詞”或“建議”,都曾經在之前的重要文告,以及領導人的談話中出現過。譬如說,“和平協議”一詞,最早就見諸在十七大“政治報告”;“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以及“大陸和台灣雖然尚未統一”,首創時是在2005年的“胡四點”;而“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則在2008年“胡六點”發表時已經提過”。因此“政治報告”中,沒有出現會令人感覺耳目一新的內容,有其道理。

  而且,報告中對一中原則的運用,雖然捨棄了從過去舊三段到新三段的政治意涵的說法,但是基本的精神仍然存在。譬如說,把十六大的“兩岸同屬一中”說法,“胡四點”與“胡六點”均曾經強調過的“國家領土和主權從未分割”的一中事實,以及近二年來北京較為全力推動的“一個中國框架”的認知,還是全盤的搬上文稿。

  這說明了在兩岸之間,冀望北京會在一中原則上有所鬆動,可能這項期待就會有所落空。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賈慶林今年7月在哈爾濱所提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說法,最後並沒有被採用到“政治報告”里。

  所以,嚴格來說,外間原本期待在十八大領導班子換屆之際,政治報告內容可能會出現點涉台政策的“新意”,但是在報告出爐之後,確定是沒有披露在外,顯見仍是一些舊的用詞與看法的綜合。

  但是,十八大政治報告涉台部份內容,儘管缺少新意,但還是有些讓外間看到對兩岸關係推動有積極意義的“亮點”,值得推薦給一些關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人士作一個參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