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賈康:財稅改革進入攻堅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2-11-18 09:13:31  


 
提高“起徵點”同時,需清理稅外負擔

  問:你提出要結構性減稅和結構性加稅相結合,具體如何操作?

  賈康:去年我們已經在過去幾年減稅措施基礎上,又採取了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措施,比如提高個稅中工薪收入“起徵點”,實行針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等,均產生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目前結構性減稅仍有加大力度、做足文章的明顯必要性。當前及今後幾年結構性減稅可考慮幾個要點。

  第一,在進口環節適當地、有選擇性地降低關稅。

  第二,小微企業的增值稅、營業稅“起徵點”提高已於去年宣布,需在各地盡快形成實施細則,同時清理整頓小微企業的稅外負擔項目,堅決糾正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現象。

  第三,年初上海先行,現又有十餘個省級行政區跟進的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是結構性減稅的重頭戲,應當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取得顯著進展,直至最終對統一市場全覆蓋。

  第四,對企業的創新活動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項目等,要積極適當匹配稅收優惠。

  第五,落實對蔬菜的批發、零售免征增值稅的規則,並清理、整頓相關的物流收費和降低其他實際負擔。

  第六,在個稅方面應創造條件結合“綜合收入”和“家計扣除”等機制,培育中等收入階層。

  第七,針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養老體系建設,有必要積極研討和探索以稅收優惠措施支持企業年金等補充性養老保險機制的建設。

  第八,鼓勵租房市場發展,可以研討對房主出租時相關稅負的一定調減。

  涉及到加稅的部分,主要是資源稅、房產稅、個人所得稅的高端以及以後要推出的環境稅。這些稅種跟經濟結構調整和政策引導都有關聯,比如資源稅有利於引導節能降耗。

“富人”承擔的直接稅比重低到微不足道

  問:為什麼老百姓近年似乎感覺“稅負痛苦”?

  賈康:中國總體稅負在國際比較中並不高,但前面說過,間接稅比重過高。目前60%-70%的稅收收入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流轉稅貢獻的,消費大眾是作貢獻的主體,其中大多數是低中收入階層。

  同時,有支付能力的先富階層所承擔的直接稅比重,低到了幾乎微不足道的水平。這越來越成為引發社會公眾“稅收痛苦”感受的重要因素,也是應當明確指出的稅制顯著缺陷。

  再加上中國再分配機制滯後於社會發展的負面效應,所以十分需要以低收入端、小微企業端、實體經濟端等為重點的結構性減稅,配之以其他優化收入分配的舉措,來回應公眾關切和順應民心,降低恩格爾系數較高的低端社會群體的稅收痛苦。

“營改增”全國鋪開減稅或達3000億

  問:“營改增”試點已經擴大到12個省市,全國鋪開還需多久?

  賈康:如果順利的話,這項改革很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間覆蓋到全國。

  按照目前“營改增”的方案粗略計算,改革在全國鋪開大約要達到3000億元左右的減稅量。

  問:有企業反映“營改增”試點中存在增值稅鏈條不完整、稅率劃分不細致以及稅負增加的問題?

  賈康:這些問題要解決。比如運輸行業反映稅負沒有降下來反而增加了。原因也說清楚了:一個車隊完成一輪交通車輛的更新約需要四年,四年總算賬一定是減稅的。但試點剛開始實施時,一般體會不到抵扣的好處。

  針對這種情況,現在是採取暫時性辦法,比如上海對交通企業稅負上升的,給予財政補貼。

  解決過渡階段的毛病,有人說要採取增加稅率的辦法,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首先應該盡可能採取其他方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