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謹防跌入“新興大國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2-11-19 08:34:13  


 
  至於重要產業控制力以及全球資源配置力,也是短期內難以克服的瓶頸。今日中國已是規模意義上的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但產業的真實競爭力依然比較脆弱。中國在少數科技領域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不能掩蓋在整體上仍屬於技術引進國和模仿國的事實。特別令人憂慮的是,缺乏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是中國經濟的最大軟肋。目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現狀是:產業技術的一些關鍵領域對外技術依賴較深,不少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主要靠進口,核心專利也受制於人;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尤其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裝備製造業,如航空設備、精密儀器、醫療設備、工程機械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領域,中國還主要是依賴進口。深層次的憂慮還有,在“資源為王”的時代,美國通過戰後六十餘年的經營,幾乎掌握了石油等戰略性資源的控制權,尤其是全球主要通道控制權。因此,在全球資源日漸稀缺且主要能源礦產地帶基本被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所控制的約束條件下,中國如何確保經濟發展所需的巨量資源供給尤其是能源安全?假如不能克服資源供應瓶頸,不能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則一旦在資源獲取方面遇到難以克服的國際阻力,中國即便暫時戴上了發達國家的高帽,又能戴多久?

  文章指出,國內業已出現的部分領域的突出問題,更使我們必須格外警惕可能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不能有效制止收入分配格局向政府和國有企業特別是少數富人的傾斜和集中,不盡早改變可供民眾分配的最終財富較少以及民眾消費的產品高度市場化的格局,繼續放任在製造業基礎不很鞏固且金融體系並不健全的情況下,就將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風險極大的房地產領域,則不僅難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真正轉型,亦很難承受得起一場大規模的金融危機的衝擊。當今中國,經濟不僅存在著內部失衡,外部失衡亦很嚴重,在這種約束條件下,必須格外小心資產泡沫膨脹之後引致的系統性經濟風險。如若不引起足夠的重視,局部風險的擴散和累積,將有可能演變成系統的經濟與金融風險,而民生福利和財富增長的不協調問題已經不再局限於經濟領域,如若不能找到有效的對策,很有可能會激化社會矛盾。

  文章最後說,照目前的勢頭,中國也許能在五年內將經濟規模做大到15萬億美元,超越美國也只是時間問題。但中國經濟在數量上的持續增長,並不能掩蓋其與一流世界經濟強國在核心指標上的巨大差距,甚至在面對二流工業國家競爭時也沒有驕傲的資本。這個事實,從另一個層面在提醒我們深刻反思既有增長模式的不可持續性,在各種樂觀預測面前保持足夠的清醒,謹防跌入“新興大國陷阱”。


 【 第1頁 第2頁 】